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導師書札--14



(原文來自福嚴會訊,第七期,2005年7月)

印順導師:

  法安。

  很抱歉,弟子對於《佛法概論》中有關「定」的問題,還有些許疑惑,祈望法師若有閒暇,慈悲開示,望不會造成師父身心的不適:

1. 慧解脫阿羅漢,引發勝義慧,得解脫後,是否即需丟棄禪定?或是只要有些許的禪定即可,而無需深入禪定?

2. 既然「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極深的」,那麼大乘七地以上的菩薩及佛為何要深入禪定呢?

3. 「等到悲心悲事的資糧充足,這才轉向自心淨化,修定發慧」(《佛法概論》中「依六度圓滿三心」),上述這句話的意涵和弟子從:

 A. 《集實相法經》:「心住等持,則能如量現證實相,見實相已,菩薩則於一切有情油然生起大慈悲心。」

B. 《莊嚴經論》:「依禪定力,則能置一切眾生於菩提」。

二語中讀到的意涵完全相牴觸(一是說:禪定能礙悲心,而一卻說:禪定能助大悲心的生起,及功德的易於成辦且更殊勝),上二者的牴觸、矛盾又作何解釋呢?又若不發定慧、不斷生死無明,何能保證生生世世皆能存悲心行悲事,而不會造業輪迴呢?

4. 《佛法概論》中說:「非鄙視現實生活,而傾向於內心的理想生活,則不能得定」,那麼無漏定或正定的修得,也要鄙視現實生活,傾向內心的理想生活才能成就嗎?

順祈身心安康

        末學弟子楊伯耀敬上 86年8月19日

伯耀居士法鑒:

  《佛法概論》前十八章,都是依阿含經、律而說,後二章,大部分依大乘經論說。

1. 阿羅漢有慧解脫與俱解脫二類,定力有淺深,依勝義觀慧而入,得解脫,是相同的。證得解脫後,已得的未到定(或名欲界定),是已得的,何必丟棄?

2. 阿羅漢有定力淺而解脫的,大乘菩薩上求佛道(一切圓滿),下化眾生當然要深入的。

3. 菩薩從初發心到證入,一般說要經一無數大阿僧祇劫。如悲心悲事不足,急於從定發慧,求證無生,那是折翅鳥一樣,會下墮的,也就是墮入二乘,不再是菩薩了。如歷劫修行悲心悲事,等到「心住等持,則能如量現證實相,...油然生起大慈悲」了。菩薩要廣度眾生,不能單憑慧證,「依禪定力才能引發神通」,引導眾生生於菩提。來函即引A、B二經論,是現證實相以後的菩薩道,「我不為大菩薩說,為初心菩薩說」,所以看來有些矛盾了。如「斷生死無明」,那是大菩薩,你擔心「不斷生死無明」,未必能「生生世世皆能存悲心悲事,而不會造業輪迴呢」?你不知《阿含經》還說:「若人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大乘經論說:如發菩提心,因一時過失而墮落,也會迅速的從惡趣出來。總之我所讀所解的大乘法,不是急功近利,趕快了生死的。

4. 修禪定,要離五蓋,第一就是貪欲。聲聞法中每說「厭、離欲、滅」,所以發心修聲聞行,急求了生死的,一定要發「厭離心」(大乘是「菩提心」),如不能於現實生活而生厭離,繫念專注於一心,是不能定的。如得些定境,也是邪定、味定,反而害了自己。

專復

即請法安

         印順合十 八、二十三(86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