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導師書札--7



(原文來自福嚴會訊, 第十一期, 2006年7月)

厚觀仁者:

來問略答如下:

一、瑜伽持息念,以數息、蘊、緣起、諦、十六特勝--五法,為一修行次第,只是一家的修法。佛法在部派分化中,不但法義不同,修行次第也不必相同。先應知道《瑜伽論》所說,其他如《俱舍論》(大正29.118)、《大毘婆沙論》(大正27.132~)、南傳《清淨道論》(第八品)、《成實論》(第185品)等,對修習的各家解說不同,加以了解比較,不要先提出自己的意見。

二、念慧----出入息===息所依色蘊(所取)

===念慧相應的受等四蘊(能取)       

息是依身心(不定)而轉的,所以數息的念慧,進而觀所依的身心,即是五蘊。持息念作意,可緣一切色與心,不一定要在四禪才能了取四禪的。四禪沒有持息念,但不是沒有別的止觀,所以不是但觀「能取心」的。

三、不淨觀限於未到定,以上修定起觀,不是沒有所緣的。《瑜伽論》與有部相同,以後心知前心,悟入受、想、行、識,「唯有諸行,唯事、唯法」,也就是悟解五蘊事,悟入無常或苦諦理,才是悟入諦理的見道。

四、「如其所應」,論典中是常見的句子,意思是:不能一定說,依事實的應該怎樣就怎樣說。息依身心是不一定的,《大毘婆沙論》(大正27.132上~中)。「如是說者」,對息的依身、依心,解說得最分明。

五、十六特勝,顯然是依身、受、心、法而說,但與四念處的所念不同。

六、1. 定與慧,是修止觀而成的。觀中,有假想觀,如不淨念。有自相觀,如觀息等。依聲聞法,唯觀無常、苦、無我等--共相觀(大乘觀空,名勝義觀),才能引發無漏智慧。2. 止與觀,修的作用不同,而所緣可能是相同的。如念佛的白毫相,如心住於毫相,是止;心分別毫相,是觀。止與觀是不同的,如觀多了,心就不易安定,應改住住心一境--止;心安住了,再起心觀察。起初是不大合作的,要久久修習,修習純熟了,才能止觀雙運;進一步,才能從定而引發真智慧,(約共相觀、勝義觀說)。如修假想觀、自相觀,無論止觀怎樣和合,也不會發真無漏慧的。

我的身體越來越瘦了,你在學,好好修學呀!專復,即請

法安

            印順  十一月十六日

                (一九八八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