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回顧人民的期望


我特別要指出,我並不完全同意原作者「小屋主」的見解,特別是關於「陳水扁」的批評,以一位在國民黨55年統治之下,第一次達成政權交替的總統而言,深綠的批評它改得不夠徹底,特別是「前朝舊臣」與「邪惡媒體」的大刀闊斧的變革做得不夠;淺藍與深藍的選民卻批評他是好鬥成性。這當中可以看出,在這乍藍轉綠的時期,大部分的軍公教人員仍然無法完全心中無藍綠之際,實際上不是表面上那麼容易。我也不是說陳水扁完美無缺,蠻多事務,陳前總統也是頗令親痛仇快的。只不過,要如水鏡先生能夠公評當代人物,本來就不是易事。在馬英九總統當政的四十天,巧拙能鈍,誰能辦事、誰在耍嘴皮,就更是事實勝於雄辯了。

這是2008.4.7 在地圖日記上,「小屋主」的文章,可以反映「中間選民」的看法與期盼,這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值得關心的意見。
我特別要指出,我並不完全同意原作者「小屋主」的見解,特別是關於「陳水扁」的批評,以一位在國民黨55年統治之下,第一次達成政權交替的總統而言,深綠的批評它改得不夠徹底,特別是「前朝舊臣」與「邪惡媒體」的大刀闊斧的變革做得不夠;淺藍與深藍的選民卻批評他是好鬥成性。這當中可以看出,在這乍藍轉綠的時期,大部分的軍公教人員仍然無法完全心中無藍綠之際,實際上不是表面上那麼容易。我也不是說陳水扁完美無缺,蠻多事務,陳前總統也是頗令親痛仇快的。只不過,要如水鏡先生能夠公評當代人物,本來就不是易事。在馬英九總統當政的四十天,巧拙能鈍,誰能辦事、誰在耍嘴皮,就更是事實勝於雄辯了。

以下引自
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php?id=208532&frominsertcomment=1&reward=61&specialaward=0
昨天因公事需要,到了台北車站左進。沿途經過北平東路一帶,赫然發現:這兒不正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所在地嗎?
從來不是民主進步黨黨員,但對這個政黨,也總是有著深刻的期許與等待。
歷經八年,民進黨一再品嚐挫折與失敗,我想像著此刻的黨部諸公,正以最謙卑、最坦誠的態度,面對多數人民殘酷的否決。
那麼,究竟這個黨失敗在什麼地方?高高在上的中央黨部,又是否做出適切的自我反省?
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我看不到太多的理想。
民進黨一定要檢討。檢討不外乎兩個層面:自己為何失敗、對手為何成功。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事。關鍵在於台灣人民的整體水準提升了,民進黨長期賴以維生的「草根性」,已逐漸喪失主流市場價值(雖則仍對部分人士有強烈的吸引力)。
許多人說,民進黨之所以能獲得執政的機會,陳水扁功不可沒,但不要忘記:陳水扁本質是「善鬥的」,他在擔任台北市長時,就以和市議會不和、衝突不斷著稱,「鬥爭」是他的特性。
而當時的台灣還在國民黨長期統治下,雖然李登輝的改革開放程度超越蔣經國,但國民黨整體腐化依然,人民正期待一個長於突破的衝突者,解開這超越半世紀的枷鎖,因此陳水扁儘管市長連任失利,卻反能更上一層樓,擔任總統大職。
但陳水扁執政後依然不改鬥爭本色,不斷以製造衝突來取得自我的發展空間,卻因此引發強烈的社會不安與族群分裂,這套模式玩弄久了,人民開始感覺厭倦,陳水扁高亢的音調開始令人覺得刺耳,「無限上綱」的論述、對個人及家庭的刨根究底,開始令人感到恐懼,於是陳水扁的「收視率」愈來愈低,但他本人、這個黨,卻毫無自覺。
台灣人民為了擺脫國民黨的陳腐體系,需要衝撞、需要攻擊,陳水扁應運而生;但民進黨執政後卻依然衝撞、依舊攻擊,這就讓人民看不到一個執政者該有的豁然大度、泱泱風範。再者,向以「草根性」著稱的民進黨,黨內一群言語低俗的份子,如「三寶」蔡啟芳、林重謨等,在教育不發達、層次稍低的社群中,或許真有他們的賣點;然若置諸於中產階級,卻顯得無知愚昧。台灣在這幾年教育改革下,廣設高中大學,人民教育程度漸次上揚,對於這些下里巴人,自是愈來愈難以忍受。於是終於在今年年初的立委選舉當中,將這些人全數掃地出局。
相對於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攻擊」與「草根」,馬英九與國民黨就顯得「保守」與「菁英」。台灣不安已久,正需要類似馬英九這般溫和、言語檢點、就事論事的人物。姑不論其做法或政策是否正確,但至少可以讓動盪已久的台灣人民,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空氣,似乎在他的風格之下,可以稍獲喘息。
民進黨,如果要檢討,就該檢視台灣這些年的成長與改變,反思本身的落後與無知,改變一貫堅持的「衝撞」與「草根」,走向純就政策層面的探討與高格調的論政。如此才能吸引層次逐漸提昇的台灣選民,也才能獲得過半數的認同。如果繼續堅持現有的路線,未來的路將愈走愈偏,最終將演化成「極端主義」,再也難以獲得光譜中央最大多數民眾的支持。
希望往後,我能以驕傲的心情,走過北平東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