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閱讀〈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文〉的註腳--1

ap_20061201053924986

2006年9月29日,南華大學舉辦了「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研討會」,這是教界與學術界,巴利學與阿含學的大事,溫宗堃老師在會中發表了論文: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文〉(無著法師則發表了論文:〈巴利口誦傳統的形式與功能〉),這次得到宗堃老師的首肯,讓我很高興地利用這個園地與大家分享宗堃老師的研究成果。溫宗堃老師此篇論文的本文: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文〉在本部落格『溫宗堃老師』的分類中,讀者請自行詳閱此篇論文

例1:

《雜阿含 1175經》「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受陰。使者,謂正觀。」(CBETA, T02, no. 99, p. 316, a3-4)

溫宗堃引 SN 35:204 「比丘,守門者,這是念的稱謂。比丘,快捷雙使,這是止觀的稱謂。」並且引《瑜伽師地論》「隣逼現觀,止觀雙行」(CBETA, T30, no. 1579, p. 819, b15)。認為《雜阿含1175經》此處經文的「使者,謂正觀」(CBETA, T02, no. 99, p. 316, a4)應該是「止觀」。同時溫宗堃也指出《雜阿含101經》「正觀成就」(CBETA, T02, no. 99, p. 28, a28-29)也應該是「止觀」之誤。

在此,版主贊同《雜阿含1175經》的「正觀」應該是「止觀」。不過《雜阿含101經》「正觀成就」卻不見得是「止觀」之誤。《雜阿含101經》的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01經》與《增支部 4.36 經》。在《別譯雜阿含267經》對應經文為「得最上調心寂滅之寂」(CBETA, T02, no. 100, p. 467, b4),對應的 AN 4.36 “having attained the utmost control & tranquility 已得最高之寂靜,所以《雜阿含101經》「正觀成就」(CBETA, T02, no. 99, p. 28, a28-29)未必是「止觀」。

例2:

《雜阿含278經》「云何名不退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執取、不繫著。於彼法不隨順迴轉,當知是比丘不退轉諸善法,世尊說是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CBETA, T02, no. 99, p. 76, a9-12)
在對應經典《相應部尼柯耶》SN 35:96為「諸比丘!如何是不退法?諸比丘!在此,眼見色已,比丘生起惡不善法,以及會引生結縛的憶念與思惟。如果比丘不容忍它,並且捨棄、驅逐、滅盡、令其消失,諸比丘!比丘應當這樣了知:『我未從善法退墮。』因為,世尊稱此為『不退』。」

溫宗堃稱此為「衍文」的問題,也就是《雜阿含278經》「不生欲覺結」,多了一個「不」字。《相應部尼柯耶》SN 35:96對應的經文為「比丘生起惡不善法」才是正確的說法。

當然溫老師以此為抄寫時的訛誤,並非有錯。只是,無著比丘與其他學者傾向於將此類訛誤歸為「將肯定詞誤解為否定詞」,或者「將否定詞誤解為肯定詞」,而非所謂的「抄寫訛誤」。

無著比丘建議:「這樣的訛誤可能因為誤解原文的「連音 Sandhi 」而造成:例如,原文有一個否定字首 -a而譯文誤譯為沒有﹔或者反過來,原文沒有一個否定字首 -a而譯文誤譯為有。相同的例子也發生在《中阿含.194經》,辛島靜志Seisi Karashima (1992263)指出同樣的錯誤也發生在 竺法護翻譯的《正法華經》。 」

《中阿含.194經》:「瞋恚憎嫉,發怒廣惡…作如是說,我今當作令眾歡喜而可意」

「不瞋恚憎嫉。發怒廣惡…不如是說,我今當作令眾歡喜而可意」

巴利經文的敘說與此不同,發怒的那一類比丘不說他將依照僧團的願望行事;不發怒的另一類比丘則說他將依照僧團的願望行事。事實上這樣也較符合一人的預料。所以這個例子也是和第二章的引文第一例一樣,是誤解「連音san­dhi 」而混淆了肯定句與否定句。

例3:

《雜阿含288經》「尊者摩訶拘絺羅說老死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厭患、離欲、滅盡,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向,是名法師。若比丘於老死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乃至識厭患、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法師。」(CBETA, T02, no. 99, p. 81, b18-25)
在對應經典《相應部尼柯耶》SN 12:67為「賢友!若比丘因厭離老死的消逝與滅盡而說法,他可稱作『說法比丘』。賢友!若比丘因厭離老死的消逝與滅盡而行道,他可稱作『隨順法而行的比丘』。賢友!若比丘因厭離老死的消逝與滅盡,而無取著地解脫,他可稱作『得現法涅槃的比丘』。

溫宗堃引《瑜伽師地論》「依諸緣起為他宣說聖諦法教,名彼為依利他行故,即此為依自能趣入聖諦現觀,法隨法行又能證得現法涅槃。」(CBETA, T30, no. 1579, p. 829, c19-21)

而認為《相應部尼柯耶》SN 12:67 的經文「說法師」,「法次法向」與「見法涅槃」,才是「原來的經文」。

這樣的解說有一個問題:《瑜伽師地論》說的三項是「聖諦法教」,「聖諦現觀」,與「現法涅槃」。與相應部尼柯耶》SN 12:67 的經文不同。

此經有《雜阿含26經》《雜阿含27經》《雜阿含28經》《雜阿含363經》《雜阿含364經》《SN 12.16》《SN 22.115》《SN 22.116》《SN 35.153》等對應經典,重點在「如何為說法師」,而不是「如何為法師」,我建議應該依《SN 12.16》來理解此經。

《S12.16 Dhammakathika 說法者》(譯自菩提比丘的英譯)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爾 時一比丘來到世尊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白世尊言:「大德,所謂說法者、說法者。大德,如何才是說法者?」(世尊曰:)「若比丘是為了厭離老死、為了退 離老死、為捨斷老死而說法者,此人可以被稱為是說法比丘。若比丘是為了厭離老死、為了退離老死、為捨斷老死而修習者,此人可以被稱為是隨順法而修行的比丘。若比丘為厭離老死、退離老死、捨斷老死,此人離開繫縛而解脫,它可以被稱為是達見法涅槃之比丘。,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亦復如是。」(隨順法而修行 Dhammanudhamma patipanno (法次法向) ,覺音論師在此解釋:『依據趨向〔出世的涅槃法〕而修行的人』,涅槃法Nibbana-dhamma解釋為到達涅槃的(四)聖諦,即是漢譯的〔法、次法〕。)

例4:溫宗堃文中的《雜阿含210經》應該是筆誤,此經應為《雜阿含215經》

《雜阿含215經》「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54, b14-16)

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 SN 35:70 經》經文為:「優婆瓦那!在此,比丘以眼見色已,覺知色,也覺知色貪,他如此知內有色貪:『我內有色貪。』」

《雜阿含215經》「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54, b16-18)

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 SN 35:70 經》經文為:「優婆瓦那!在此,比丘以眼見色已,覺知色而不起色貪,他如此知內無有色貪:『我內無有色貪。』」

由此可見,第一段的《雜阿含215經》引文與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 SN 35:70 經》經文有出入,第二段的《雜阿含215經》引文與對應的《相應部尼柯耶 SN 35:70 經》經文則語意完全相同

溫宗堃認為,《雜阿含215經》的經文「確實遺漏了一個否定詞」。

版主認為這也是『「將肯定詞誤解為否定詞」,或者「將否定詞誤解為肯定詞」』的訛誤。

無著比丘建議:「這樣的訛誤可能因為誤解原文的「連音 Sandhi 」而造成:例如,原文有一個否定字首 “-a而譯文誤譯為沒有﹔或者反過來,原文沒有一個否定字首 “-a而譯文誤譯為有。相同的例子也發生在《中阿含.194經》,辛島靜志Seisi Karashima (1992263)指出同樣的錯誤也發生在 竺法護翻譯的《正法華經》。

《中阿含.194經》:「瞋恚憎嫉,發怒廣惡作如是說,我今當作令眾歡喜而可意」

「不瞋恚憎嫉。發怒廣惡不如是說,我今當作令眾歡喜而可意」

巴利經文的敘說與此不同,發怒的那一類比丘不說他將依照僧團的願望行事;不發怒的另一類比丘則說他將依照僧團的願望行事。事實上這樣也較符合一人的預料。所以這個例子也是和第二章的引文第一例一樣,是誤解「連音san­dhi 」而混淆了肯定句與否定句。

無著比丘的全文請參考《福嚴佛學研究》第二期(2007),〈《中阿含》比較研究摘要〉。

例5:

《雜阿含484經》(尊者跋陀羅):「云何有第一?復次,阿難,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CBETA, T02, no. 99, p. 123, c9-11)

《雜阿含484經》(尊者阿難回答):「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名有第一」(CBETA, T02, no. 99, p. 123, c18-19)

溫老師認為「如實觀察」與「尊者跋陀羅所論的『有眾生度一切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若起彼有者,是名有第一」不是那麼有關聯,對照巴利經文《增支部尼柯耶 AN 5:170》為 ""yathā bhūtassa” (如其有時)。溫老師認為『可能原來漢譯的譯文,只有「如實」二字,但是由於《雜阿含經》常常有「如實觀察 yathābhūta passati」的用詞,傳抄者在無意中誤增了「觀察」二字衍文,才產生「如實觀察」這樣的經文。』

溫老師非常嚴謹而細膩,版主在讀此段經文時,滑溜舒暢,沒有感覺任何齟齬不順的地方,囫圇吞棗就讀過去了,多虧溫老師指出此處值得斟酌的經文。

造成此處落差的原因,可能有:1. 抄錄傳寫時,造成的衍文。 2. 翻譯時,對原文的誤解。 3. 口誦傳承時,誤誦定型句。

此三點以第二點可能性最少,以第三點最為值得探討。

如果原因真的是第三點時,此誤誦的發生有兩種可能:一是早在以文字書寫之前,就產生此誤。所以有些部派,依其誦文寫下正確的字句(在此,為巴利《增支部尼柯耶》),而說一切有部所誦傳的則有訛誤。

另一種可能是「這樣的訛誤唯有在漢譯時發生(可以參考「藏譯」來考證此項假設是否成立)」,那就是說,漢譯五十卷本《雜阿含經》的翻譯,根據的是默誦,而不是文本。《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歷代三寶記》以為:(《雜阿含經》原)本經梵本,是法顯(從師子國)攜來的。因而或推論為化地部的誦本。《歷代三寶記》,為經錄中最蕪雜難信的。即使是法顯攜來,也不足以證明為化地部本。」( Y 35p97 )印順導師認為「五十卷本《雜阿含經》譯自法顯攜回的原本」的說法是不可信的,這也提高了「譯自闇誦」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