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再訪井水喻(《雜阿含351 經》)---開仁法師 3

ap_20061201052612798

本文為2006年 佛法度假講義(曾在美國紐澤西州同淨蘭若舉行)

第四堂、第五堂:《雜阿含351 經》之「見井水喻」

一、【經】
本經說明,除了(漢譯作「異」)「信、欲、聞、行覺想、見審諦忍」(註1)五項條件之外,還有一類被稱為有自覺得知見緣起──有滅涅槃(bhavanirodho
nibbAnam),但雖知見緣起卻非得阿羅漢果。(註2)如此的狀態,經中用諦觀井水而不身觸來作形容,故一般亦會以「井水喻經」來描述本經要旨。(註3)
二、【論】
《相應部注》:三果向聖者
《解脫道論》:有三個說法: 第一法說法是唯三、四果聖者才有此經驗
第二、三說法為一切聖者可有之(覺音大寺派同意此說)
《瑜伽師地論》《瑜伽論記》:有學
三、印順導師的解釋
(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82~285)
◎《增支部》〈十一集,依止品〉說:「作意於無相」
作意於無相,就是以涅槃為觀想的一種修行方法。這與說一切有部的滅諦四行相──「滅、靜、妙、離」相近。涅槃是這樣的微妙甚深,沒有地水火風等一切想相。所以除遣一切想,獲得與涅槃相契應的深定。不依一切而修定,伏一切想,是要以涅槃無相觀為方便的。
◎《增支部》〈十集,功德品〉說:「不作意一切相」
不作意一切相的方法,同樣是以涅槃為觀想的一類,導師認為這相同於法藏部的說法──見滅諦得道。修行者在修習時,要想「有滅涅槃,有滅涅槃」。「有」是生死,生死的止息滅盡是涅槃。「有滅涅槃」的觀想,如火燄一樣,想生,想滅。想生想滅,生滅不住,如想滅而不生,就契入無相的深定。

(二)《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p.56~57)
「初期大乘」是菩薩道。菩薩道的開展,來自釋尊的本生談;「知滅而不證」(等於無生忍的不證實際)的持行者,可說是給以最有力的動力。菩薩六度、四攝的大行,是在「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空」,「以無所得為方便」(空慧)而進行的。不離「佛法」的解脫道──般若,只是悲心要強些,多為眾生著想,不急求速證而已。
(三)《空之探究》(p.152~153)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入的意思。
(四)《空之探究》(p.153)
甚深(空)義,慧解脫聖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當然不會說。俱解脫聖者,有現法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然也不會去闡揚。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也有適應世間的成分)。

※詳細資料:
(1)釋開仁著《印順導師對初期大乘菩薩觀之抉擇探源》,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2005 年9 月出版。
(2)釋開仁著〈從北傳論書窺探印順導師所詮的《須深經》〉,發表於第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2006 年5 月20 日。

[註解]

1 現代譯語為「除了信仰(saddhAya aJJatra)、喜好(ruciyA aJJatra)、傳說(anussava aJJatra)、理性思惟(AkAraparivitakka aJJatra)、審察見解(diTThinijjhAnakhantiyA aJJatra)而接受外」。
2 有關經中的五項內容,可參考《中阿含經》卷4《尼乾經》,大正1,443c;《長阿含經》卷1《大本經》,大正1,8b。
3 Bhikku Bodhi 在2002 年所寫 “MusIla and NArada Revisited:Seeking the Key to Interpretation”專文論述中,結論亦說此經強調的是「有學」與「阿羅漢」之間的差異的深刻詮釋準則。收集在Anne M. Blackburn and Jeffrey Samuels 編輯的 “Approaching the Dhamma—Buddhist Texts and Practice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一書中,2003 年BPS Pariyatti Editions, Seattle 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