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終結平埔血統論的幾個流言 (五)

477

本文引自部落格《地圖會說話》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486854

Jun 29 Tue 2010 18:51

終結平埔血統論的幾個流言 (五)

流言六:日本領有臺灣時,只允許原住民選擇成為日本國民,而漢人則被歸類為「清國人」。根據 1905 年的人口普查,清國人只有八千多人,可見臺灣的漢人只有八千多人。至於近三百萬的本島人,通通都是原住民。

這個流言的可信度大概跟飛碟研究一樣高,大部分小學生也不會上當,根本用不著我來澄清。只不過,這麼虛弱的東西居然還能被刊登在《自由時報》上 [1],可見其還是有一些擁護者。
很簡單,只要把 1905 年人口普查的報告書拿出來,流言立刻就被戳破了。上圖擷取自《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 (全島之部)》。顯而易見地,本島人分成漢人、熟蕃、生蕃三種,而漢人又佔了本島人的 97.2%。怎麼能說只有八千多個清國人是漢人呢?同時,我們也可以注意到,日本人將臺灣原住民寫作「蕃」,絕對不會寫作「番」。這是因為「番」這個字在日文當中已有其他意思,為了避免混淆,所以臺灣原住民被加上草字頭。
流言六宣稱其根據是《漢譯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日本人中之本島人與外國人中之清國人之界限,不得不多贅一言。即於本島改隸之時,以何標準而定日、清兩國所屬是也。查明治二十八年日令第三十五號臺澎住民退去條規者,係依日清媾和條約第五條,如土著清國人願由本島退去者,須於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以前呈稟方可;如不於該日以前呈請退去之土著清國人,概應編入於日本國籍,而得為日本人之分限也。換而言之,即於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以前有否呈請,則可甄別其依然為清國人,或為新日本人之唯一標準也。」
流言六宣稱「土著清國人」指的是臺灣原住民,而漢人則沒有選擇國籍之權利,因此漢人通通成為清國人。再強調一次,史料必須在脈絡之下運用。我們得先釐清《漢譯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是什麼東西?
1905 年的人口普查總共出版八本報告書 [2]。其中,《要計表》報導各街庄社之戶口;《集計原表 (全島之部)》、《集計原表 (地方之部)》報導各項統計數字、《結果表》報導概括性數字;《調查顛末》報導調查的執行方式與過程;《職業名字彙》報導職業的分類與索引;至於《記述報文》,則針對調查結果作文字性敘述。以上七本報告書,皆使用日文。由於當時臺灣人的日文識字率還不高,總督府又將《記述報文》翻譯成漢文,此即為《漢譯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也就是說,漢譯本的每一段文字,都可以在日文原版中找到原文。
前面那段漢文,就是從下列原文翻譯出來的:「日本人中ノ本島人ト外國人中ノ清國人トノ限界ニ就テ茲ニ一言ヲ要スルモノアリ他ナシ本島改隸ノ當時ニ於ケル日清ノ所屬ヲ定ムル標準是ナリ明治二十八年日令第三十五號臺灣及澎湖列島住民退去條規ハ日清講和條約第五條ニ基キ從來ノ清國人ニシテ本島ヲ退去セムコトヲ希望スル者ハ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前ニ退去ノ屆出ヲ為スヘキ旨ヲ規定セリ即チ同日前ニ退去ノ屆出ヲ為ササリシ清國人ハ日本國籍ニ編入セラレ茲ニ日本人タル分限ヲ取得セリ換言スルハ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前ニ退去ノ屆出ヲ為シタルト否トハ依然清國人タルヤ將新ニ日本人ト為リタルヤヲ識別スル唯一ノ標準タリ」[3]
顯而易見地,漢譯「土著清國人」的意思是「以前居住在臺灣的清國人」,與原住民一點關係都沒有。不僅如此,《記述報文》很清楚地記載:本島人分成蒙古人種與馬來人種。其中,蒙古人種包括福建人與廣東人,兩者都是漢人;而馬來人種則包括生蕃與熟蕃 [4]。那些想利用《記述報文》創造流言六的人,不知為何卻看不到這一段。

478



流言七:1915 年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灣共有熟蕃 321 萬人,可見當時的臺灣人大多是平埔族。

既然現在的《自由時報》會出現錯誤內容,95 年前的《臺灣日日新報》當然也會。尤其,當時報社人員得在夜晚時挑燈排鉛字,誤植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這則報導出自 1915 年 6 月 28 日,標題為〈臺灣發達比較〉,有關人口的報導如下:「內地人二十九年一萬人、現在十三萬人▲熟蕃二十九年二百五十七萬人、大正元年三百二十一萬人▲生蕃三十年八萬二千人、大正元年十二萬二千人▲外國人 (首為支那人) 三十二年一千人、大正元年一萬七千人」
請記住,並非年代久遠的東西,就是可信的史料。運用史料之前,必須先檢查其可信度。倘若某個史料與其他所有相關的史料都矛盾,那麼這個史料是不足信的。上述《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就屬於這種情況。
如前所述,1905 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熟蕃共 46432 人。而 1915 年的人口普查則顯示熟蕃共 47076 人,如下圖所示 [5]。顯而易見地,1912 年時熟蕃怎麼可能突然跳到 321 萬人呢?

479
那麼,《臺灣日日新報》的數據是怎麼來的?《臺灣總督府第七統計書》回顧明治二十九年 (1896) 的人口為:內地人 10584 人、本島人 2577104 人;明治三十年 (1897) 的生蕃人口為 82100;明治三十二年 (1899) 的外國人口為 1292 人 [6]。而《臺灣總督府第十六統計書》記載,大正元年 (1912) 時內地人 122793 人、本島人 3213221 人、生蕃 122736 人、外國人 17929 人 [7]。很顯然地,《臺灣日日新報》將「本島人」誤植為「熟蕃」。
補充說明的是,1905 年與 1915 年的人口普查並未調查住在蕃地的生蕃,而《臺灣總督府統計書》則將住在蕃地的生蕃納入統計,因此後者的生蕃人口大於前者。再者,《臺灣總督府統計書》將生蕃獨立於本島人之外,而前揭人口普查則將生蕃放在本島人底下。這也顯示出當時生蕃的特殊性。

註釋:
[1] 〈台灣第一份人口統計資料〉,2010 年 1 月 17 日《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 關於日本時代統計資料的目錄,可參考:吳聰敏、葉淑貞、古慧雯編《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第2版,2004,臺北:翰蘆。
[3]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頁448。
[4] 擷取自《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頁56。
[5] 擷取自《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 (地方之部)》,頁16。
[6] 《臺灣總督府第七統計書》,頁211。
[7] 《臺灣總督府第十六統計書》,頁3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