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彰化縣老地名 1: 芬園,舊名「貓羅堡」



在民國三十九年,將全省改設十六縣五市。將臺中縣政府及彰化市政府裁併改組分別設立臺中、彰化、南投三縣。以原臺中縣轄之彰化、員林、北斗三區及彰化市劃入彰化縣,成立彰化縣政府,轄有彰化市及鹿港、和美、員林、溪湖、田中、北斗、二林等七鎮,以及線西新港(今伸港)、福興、秀水、花壇、芬園、大村、埔鹽、埔心、永靖、社頭、二水、田尾、埤頭、芳苑、大城、竹塘、溪州等十八鄉,此即為今日彰化縣之二十六鄉鎮市。
彰化市有一地名為「番社口」,指的是中山路過了台化工廠,往草屯方向的路上,約在佛光山福山寺入口處。只是芬園鄉的網址自稱為洪雅族,倒是有些詫異。這附近應該是「巴布薩」、「貓霧悚」族的,不是嗎?
下兩圖引自部落格《平埔道卡斯》
〈彰山宮吳府千歲原為平埔族神祇〉
http://blog.libertytimes.com.tw/winfd/2010/10/23/70267


以下引自:
http://www.fenyuan.gov.tw/html/sec_1/sec_1_4.htm
漢人移墾情形:
本鄉一代(一帶)之土地,以前是屬於先住民洪雅平埔族貓羅社所居住。清康熙初葉(約當西元1660年代 ),始有閩(福建)人移入墾殖;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則有大墾首吳洛率佃入墾,鑿圳闢田;隨後,又有
泉州府同安縣人拓荒於八卦台地上,創建同安厝莊,後改稱為同安寮。

本鄉共有十五村,鄉治設於社口村,其餘由北而南分別為舊社村 、 大埔村、竹林村、楓坑村、茄荖村、嘉興村、芬園村、進芬村、縣庄村、圳漧村、 溪頭村、同安村、中崙村、大竹村、其中以舊社村面積最大,社口村最小。

半線尋根探源文化遊
漢人社會崇拜鬼神,舉凡名人、石頭或樹木都可成為神祇,卻不知不少漢人膜拜的神祇,竟是平埔族的勇士與祖靈,彰化市彰山宮池府王爺與「番社洋」百姓公廟,不僅是台灣最早的漢蕃合祀的神祇,更是台灣族群融合史的最佳見證。
彰化市舊稱半線。據考證,該社屬於平埔族巴布薩族的一支,其社址位於現在的彰化市基督教醫院旁,獵場則廣及彰化縣的東北邊。
彰化縣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區,也是鄭成功部隊屯墾的重點地區,再加上該社處於台灣南來北往的交通要地,俗稱「羅漢腳」的流民更聚集於半線社,或是迎娶該社女子成家,或是強奪豪取平埔族的土地,半線社就成為台灣最早漢化消失的平埔族之一,日本統治台灣初期進行調查時,發現半線社族人僅剩四十九人。
半線社遺址已無從考證,但留下的彰山宮(位於彰化基督教醫院旁)池府王爺信仰卻成為彰化市的重要信仰中心。據學者考證,池府王爺原為半線社平埔族的勇士,他因驍勇善戰而被族人尊崇,該社漢化的過程中,這名勇士依漢人信仰而被雕刻成神像,有名無姓的平埔族還借用五府王爺中的池姓,將該神祇稱為池府王爺,該王爺也成為台灣最早的漢番合祀神祇之一。
彰山宮俗稱「番社王爺宮」,原有的池府王爺塑像早於四十多年前焚燬,不過,據耆老指出,原有塑像黑面威武,臉部輪廓頗深且濃眉大眼,這些描述都符合平埔族人的特徵。
彰化縣志也記載,清朝乾隆卅五年(公元一七七○年),官方為了鎮撫半線社番人而興建「番社王爺宮」,多年後該廟被暴風雨摧毀,還由當地番人募款五十元修復,這些都可證明該神祇本為半線社平埔族的信仰,直到該社漢化消失後,該王爺才被漢人「繼承」而繼續祭祀。
更有趣的是,距離彰山宮不到二百公尺處的中興路與大埔路口,有一間不起眼的小百姓公廟,依據文史工作者賴錦生的考證,這間名為「番社洋」的百姓公廟,最早祭祀的是半線社平埔族的祖靈,而非漢人的孤魂野鬼。
百姓公廟是漢人祭祀無主孤魂的特有廟宇,又稱為有應公廟或萬善公廟,不過,這間於二百多年前即建立的百姓公廟,最早祭祀的是平埔族音譯為「尪姨」的祖靈,這些祖靈通常用一塊石頭來代替,有時候會在石頭上綁紅布條識別。
該百姓公廟位置,也是半線社代表「尪姨」的石頭所在地,它從一塊石頭演變成為漢番合祀的百姓公廟,半線社漢化消失後,「尪姨」與石頭也被漢人「繼承」,而成為「番社洋」百姓公與「番社洋」百姓公廟了。
上述兩個故事,也證明平埔族被漢化的同時,漢人也被「番化」了,平埔族雖然已經消失,但其文化卻替台灣文化增添了綺麗的色彩,成就了台灣當今繽紛多元的文化面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