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2008.10.18 參加巴利學研討會

pict 392

2008.10.17,車上載著無著比丘(德國人,錫蘭上座部比丘)、蘇善德教授(錫蘭裔,加拿大教授)與莊國彬老師(Rupert Gethin 高徒,劍橋大學博士,曾經是一位熱情如火、像阿嘉一樣玩樂團、玩吉他的樂團吉他手),司機是在下敝人我,我們早上 11:30 從法鼓山出發,到達中和才下午一點,司機先生卻找不到忠孝街的入口(咳,咳…司機先生也找不到他生命的出口…),在板南路附近的消防隊與快餐店交口問到路,才到達會議地點:中和市南山放生寺。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呂凱文博士(他也是一位登山客,曾利用假期在雪山(?)擔任生態保育觀察員)趨前來歡迎我們,也見到了為整個討論會忙碌聯絡、奔走安排的釋善獻比丘尼。我們也見到溫宗堃老師、越建東老師、關則富老師、在印度耆那教住了兩年的哈佛大學博士黃柏棋教授,福嚴佛學院的釋長叡等幾位法師(無法趨前問候,只是遙遙相對點頭致意),赫厚格(德國籍的獨立研究學者,中文流利到讓人咂舌稱奇)是第一屆在南華大學就見過面的,香光尼眾僧團的釋自鼐法師、佛光山的日籍奧村老師與蔡奇林老師可能是明天才到,所以沒見到他們。

南山放生寺正在重建大殿,主人演觀法師相當年輕,應該才三十歲吧,致詞歡迎蒞會者,也為場地不是完全理想而致歉。呂凱文教授則謝謝放生寺的仗義支援,否則,這第二屆的會期勢必要受到耽擱。

首先登場的是

一、 黃柏棋: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ravada Buddhism: Sri Lanka and Burma (Myanmar) as Examples.他所注重的宗教與政治的互動,王權在佛教的影響,我不是很了解。他回答說:「沒有一部經典不受到政治的影響。」更是讓我困惑,也許我聽錯了吧?

二、賀厚格:巴利文《經藏》與德國哲學中的心、思惟與感受(生存心理學初探),解釋他獨創的「生存心理學」這個名詞,賀厚格教授在二十歲時,曾和海德格教授在哲學之道漫步,演講中,他提到他將海德格比擬為佛(也許他說的是海德格與佛有幾個特點很相似),讓我腦筋也是打結。

三、蘇錦坤:藉助巴利《尼柯耶》解讀《四阿含》攝頌,提到Salomon, Richard, (2000), ’The Uddāna’, A Gāndhārī Version of the Rhinoceros Sūtra, 研究犍陀羅版的《經集,犀牛角經》的攝頌,Gnoli (1977:xxvi)對梵文文獻的攝頌與Oldenberg and Pischel (1966:xiv-xv)對巴利文獻的攝頌,三個獨立而不同的研究,導致類似的假設,認為早期在付諸寫經文本之前,必定有一段時期是經文與攝頌分別傳誦,這樣的差異是出自兩者分別傳誦的結果。(page 37)

溫宗堃老師提問時談到,「一詞兩譯」的現象在古譯經文中也相當多見,不能就此認定為有兩個譯者。

四、 善德利(Suwanda H.J.Sugunasiri):Establishing of Mindfulness in its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Praxic processes.談到在四念處的修習過程,感覺的、認知的、實踐的三個層面互相增長的過程,用新的方法詮釋佛學當然新鮮有趣,可是在佛學研討會中,如果沒有文獻根據,只是依憑一己的個人經驗,自由發揮來詮釋佛教,就偏離了文獻學的立場。

五、Ven.Analayo(無著比丘):The Development of the Pāli Udāna Collection,法師從現存巴利、藏譯、漢譯(兩種)四個版本的《優陀那》,指出《優陀那》緩慢而逐漸擴充結集內容的過程,法師說,他並不想做太多《優陀那》的詮釋,他只是想提醒學者,口誦傳承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不是簡單地「偈頌的年代早於長行」所能解釋詳盡的。

中山大學的越建東老師提問,是否結構整齊、而有組織的經典是後起的,而雜亂不是整理得那麼有秩序的經典,反而是相對來說是較早期的。

無著比丘解釋說,對同一部經的經文來說,這樣的論點是相當有說服力,而且也被廣泛接受。可是如果將這一原則來討論口誦傳承,這是不適用的

10月18日(週六)

六、奧村浩基(佛光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講題:日本的巴利學研究現況,奧村老師提到日本佛學研究的主流一直是「文獻學研究」,認為「沒把經文的每個字讀通讀懂,就不能正確理解佛陀的教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來討論義理,只是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不是佛學研究,而是依個人發展出來的新興宗教」,他們也認為「田野調查只是把佛教當作人類學研究的對象,這是隸屬人類學範疇,而不是佛學研究」。

在日本,學生從 18歲到 50歲之間只是學習語言:梵文、巴利、藏語,學習閱讀經典,教授是不允許你作與義理相關的論文,只能作文獻學方面的探討。從南條文雄到八年前,日本大學並不頒發博士學位給學生,博士學位是在學術界聲譽卓著,過了六十歲的一山泰斗的學者教授才領得到的,這也造成日本佛學研究的人口逐漸稀少,學生到國外攻讀博士的原因。

(樓主案語:森祖道於1981年以《巴利文獻的註釋書研究》取得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似乎也不盡然如奧村浩基所說。)

他說:「在日本,如果有年輕人以研究佛學為志業,別人會說你神經病,因為研究佛學是無法解決家裡的經濟問題。」

他說得當場的年輕學者面面相覷。

他說在台灣曾經遇到學生要作學位論文,一下手就作義理方向的論文,而且原典還沒開始讀,結論卻已經先作出來了,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因為個人私事,匆匆南下,所以先離開會場,其他部分的報導只好等看完錄影帶再補充了。

08:50~~10:20 (90分鐘)

主持人:莊國彬教授

發表人:

七、溫宗堃:初期佛教的「經行」(cankama):兼論當代上座部佛教的行禪

八、楊琇惠:悲傷輔導--在緣起中遇見愛

九、呂凱文:重讀佛教「王舍城結集」

第五場

10:40~~12:10 (90分鐘)

主持人:溫宗堃教授

發表人:

十、關則富:主宰或被主宰--澄清「我」的意義

十一、越建東:三明、六通與五勝法在尼柯耶與阿含經中的用例

十二、蔡奇林:《增支部》「迦羅摩經」(Kalama Sutta)的詮釋(上):迦羅摩人的疑惑與佛的「十不依」說

第六場

13:30~~15:00(90分鐘)

主持人:蔡奇林教授

發表人:

十三、羅明瑞:「隨諸天意」:大般涅槃經:末羅人與阿律陀的一場對話

十四、釋自鼐:探討佛陀的教化精神--以初期佛典中慈心修持的論述為主

十五、釋德勇:以「四食」為中心的修行方法探究

第七場

15:20~~17:00 (80分鐘)

主持人:呂凱文(南華大學巴利學研究中心主任)

討論主題:巴利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參與討論者:越建東、關則富、蔡奇林、溫宗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