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王育德:漢字與國語問題

P1130507
以下引自部落格《漢語人--行道》

http://chinese-watch.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01.html

漢字與國語問題/王育德


……台灣人應將台灣話視為母語。語言是民族的精神。如果以往受外來統治者所踐踏的台灣人精神能夠復活,那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

台灣話分為福建系的福佬話與客家系的客家話,分別佔百分之八十五及百分之十五。說福佬話的人當然較多且較廣,福建系會說客家話的非常少,而會說福佬話的客家系反而較多。若為了方便,將兩種語言定為一種,客家系當然會不滿,在清朝時即有福、客語言之爭。最近也有客家系擔心獨立後會成為少數而受到差別待遇,因此對獨立運動非常冷淡。就此而言,不如兩種語言都不分。

問題出在台灣人對其本身的台灣話沒信心,認為台灣話是卑微的語言、字彙不足,而且無法將語言寫成文字。

被認為是卑微的語言,原因是罵人語言發達,且多是露骨的性行為語言。然而,不僅台灣話,中國話(北京話)也有罵人的話。只要國民文化水準到達一定程度,就會謹慎地斟酌用語。

字彙太少應是針對文化語彙而言。一般基礎字彙都能自由運用。過去台灣話也借用日本漢語(便當、公會、憲兵)或中國話(勾結、塑膠、聯考)成為台灣話,漸漸地,台灣話的文化語彙也會增多。這是聰明的做法,以之音譯外國人名、地名、新事物或新技術,本來就不太可能,以之意譯也辭不達意,何況再將之以台 灣話說出,往往更是不知所云。我認為將這些專有名詞以羅馬拼音方式寫出較為貼切。

字彙可分為使用字彙與理解字彙。比方說有人使用文化字彙,但聽者不能理解,本人也因說不清楚而懊惱,以後就再也不使用文化字彙。如果聽者能夠理解,而言者認為使用方便,以後就會繼續使用。文化字彙一般是越多人使用就會形成共通語,這就是台灣話的表達能力。

如果說台灣話無法用文字表現,那是對台灣話不瞭解。台灣話是漢語系的一支,與中國話同樣可用漢字書寫。以我個人的經驗,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語源不知出處,其餘都能將口語寫成文字。「有能力」(gau5);「肉」(bah4);「那、那個」(hit) ……或許有些人不知語源出處,但也不要有台灣話無法寫成文字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台灣話自有史以來就不曾在課堂上教過。鄭成功時代及清朝的讀書人只知飽讀經書、參加科舉,日治時代及蔣家政權時代各自強迫台灣人學習日本語及中國語,把台灣話視為方言而加以迫害。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還是將台灣話流傳下來,這表現台灣話的生命力。獨立之後,我們應該全力貫徹台灣話教育,台灣話若能成為國語並在各級學校教 授,設立國語研究所,開始進行台灣話的學術研究,創設國語審議會,著手規範字彙、音韻、語法等,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及人民的同意下,積極設定標準語、制定書 寫法以及雙重國語的運用。

個人認為,以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台北市方言做為標準語較為合適,書寫法則以漢字、羅馬字或兩者併用,此點當然各有各的優缺點。比方說,漢字大家都很熟悉,讀一次全意都能瞭解,發音各自以福建系、客家系標註,另外縱寫、橫寫都不限制。但漢字確實不好寫又費時,特別是前面所說的有些語源不知出處, 碰到這種情形時,是否使用替代文字呢?也有一部分替代文字已成慣例,但仍然各自隨意使用替代文字的情形也非常多。再者,雖瞭解漢字其意,但文言音及口語音很多,有時口語音又不只一個。

羅馬字原來使用在教會系統。比起中國字的拼音,羅馬拼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羅馬拼音好處在於容易學習、書寫,所有字彙都能照發音完全表達意思。因為是表音文字,不像漢字可一目瞭然。台灣話如同英語一樣,只拼出單語音節會有一種不搭調的感覺。傳統做法是使用複音節語(-)的標示符號,但又十分怪異, 有必要加以修正。教會羅馬字用於漢字注音,不使用音節,且分開書寫,非常令人困惑,更何況客家話還未確立羅馬字系統。

我們從日本語當中得到啟示,有必要認真檢討漢字與羅馬字的併用。但此方式要用橫式書寫,不能用直式書寫,如此一來,同時顧慮到表意、表音。另一方面,讀寫也能增加漢字及羅馬字。除尚未全面化的用語以外,外來語都使用羅馬字,解決借用字及一字多種讀法的問題。缺點是認同統一性的人士會反彈,再者印刷上不如日本語容易。此外,我們也有漢字與羅馬字字體大小如何調和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大部分慣用中國話的人們。蔣家政權到了台灣,禁止台灣人民使用已經習慣的日本語,強迫我們使用中國語。因蔣家政權是外來統治者,才會使用高壓手段。

獨立後不能立刻禁止使用中國話,也不能強迫一定要使用中國話。台灣人沒人不知道語言壓迫的苦痛,雖然如此,也不能放棄中國話。但如一直使用中國語,在精神層面上就不能獨立,因此有時需要有些限制。

另外,我們也不能不談和文字有密切關係的文化。最能讓台灣人自豪者,莫過於豐富的台灣話表達能力,及昇華至高尚優雅境界的文學作品。作家詩人擷取時代精神,用引以為傲的語言,毫無做作地盡情書寫台灣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台灣民謠、歌謠太過悲情,不妨寫作更輕快有力的作品。政府要獎勵文學、音樂、 繪畫、雕刻等各種文藝活動,讓文化工作者在社會上能受到重視。

==========================

以下引自《前衛出版社的部落格》

http://avanguardbook.pixnet.net/blog/post/71923603

拜見大師(台灣語學)

王育德博士有關「台語」的忠告

台灣話的學習/王育德

近年,台灣人之間出現熱心講台灣話以及研究台灣話的傾向,這是很好的現象。《台灣文藝》也時常登載有關台灣話的文章,黨外人士發行的政論雜誌也設有台語專欄。在美國發行的《台灣公論報》也多少會登載相關的論文。

但迄今為止,其做法似乎有些錯誤。很多人單純地認為「語言只要能讓對方瞭解就可以」、「語言只不過是傳達意思的工具而已」,他們認為不只台語,任何語言都一樣,並且即使發音不太正確,文法上有若干錯誤,但只要能傳達意思即可。事實上並非如此,語言是一種靈魂。例如像這樣的英語:「I go, you go, tensen go」(我去,你去,十錢就去。譯者註:一圓等於一○○錢)──這是昔日神戶的人力車夫招攬客人的說法──的確能夠傳達意思,但若用這樣的英語來宣傳獨立運動,即使是條理分明的獨立運動,其意義也必定大打折扣。

年輕的台灣人說台灣話時,難免摻雜著錯誤的發音。我會在考慮對方與自己的關係之後,決定訂正其錯誤。一般大概都會虛心地接受訂正,但其中也有人認為自己的發音正確而與我爭論。台語的發音並不是我決定的,而是存在《康貝爾辭典》(厦門音新字典)或《十五音》等論著。我是以其為根據而提出訂正,所以對這種不尊重語學權威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到困惑。

台灣人認為台語重要而想要研究是很好的事,不過很容易為探究漢字的語源而陷入泥沼或迷宮。此外,最近出現想要自行發明表記法的人,此種突如其來的舉動亦讓人擔憂。

前者相信任何單語都能以正確的漢字套合,而在說文、爾雅、集韻等古典中蒐尋來用。然而,即使是台語的常用語彙中,也有約二○%至今還不知道正確語源。如 tsa5-po1(男子?)、tsa5-bo4(女子?)、kian2(子?)、bah(肉?)、sng2(耍?)、gia5(夯?)、 lim1(啉?)、ta1(焦?)、sui2(美?)、bai2(醜?)、ok(惡?)……

語源的探究早於半世紀前連雅堂開始著手以來,許多台灣人就為此迷惑而浪費不少精力。他們幾乎都沒有學習過語言學。單語有音韻與意義兩面,音韻會變化,而意義也會擴大或縮小,所以他們有時找到奇僻的字即加以斷定,並認為是大發現而洋洋得意。

說到語源的探究,也許我比這些人更有效率,迄今已發現不少的字源。但是,這種事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我對不知語源的字及雖知語源卻不易使用的難字,一律提倡使用羅馬字書寫。是的,我主張漢字與羅馬字混用。這當然是採用日本的觀念。我認為日本語將漢字與平假名、片假名三種適當地混合使用,可說是世界上最好的表記法。

其次,想發明奇妙表記法的人必須先瞭解教會羅馬字的存在。教會羅馬字已經有一世紀半的歷史,比現在北京語拼音的傳統更為悠久。台灣的基督教徒大概都會使用,且其表記制度相當合理,雖然多少有些缺點,但是只要稍加改良即可。

台灣從獨立之日起,政府就要公告使用台語,所以不可隨便提出表記法,以致拖延普及教育的時機。我本身迄今發明兩種羅馬字的表記法,但結果還是認為直接使用教會羅馬字比較實際,因此我著作的《台語入門》、《台語初級》都是使用教會羅馬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