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耆那教版「真正的婆羅門」

554

以下引自部落格《銀盌盛雪》

http://mormolyca.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日前佛/耆討論中,有學長希望我列個耆那教書單,在信件往返中順便把當時正在讀Padmanabh S. Jaini的「The Jaina Path of Purification」中一個有趣的段落也附在往返的信件中,之後也提出一些當時閱讀的心得感想。

--

另外最近在啃Jaini的The Jaina Path of Purification,這算是一本援引白衣、天衣兩派經典而整理起來的入門書,書中介紹Uttarajjhaya第25經頗有意思,內容大致是:

曾經是婆羅門修行者的Jayaghoṣa在結束他節食的修行之後開始行乞,結果遇上一戶人家正在供養舉行祭儀的婆羅門,而在家者一見到Jayaghoṣa走近,直接跟Jayaghoṣa說不會供養他,理由是因為婆羅門祭司比他還值得被供養。Jayaghoṣa雖然被驅趕,但他還是決定留下來教導他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婆羅門──


免除愛、恨、恐懼,如同拋光的金子,在火中被純淨,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完全知曉一切生類,那些到處移動的,或不會移動的,並且不去傷害他們,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不拿取任何不是給予他的物品,不論大或小,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他不為欲樂所污染,如同蓮花出自水中卻不被浸沒,這樣的人我們稱他作真正的婆羅門。

Jaini在引述的第二個偈子「並且不去傷害他們」中,沒翻出tiviheṇa,依據Jacobi的註釋,此處是指身、語、意三個層面都不傷害。

記得在《法句經》婆羅門品中,也是在討論這類「真正的婆羅門」議題,《經集》也有不少相應之處,而Jaini在介紹至此後的小結中指出:

將「婆羅門」一詞以耆那教修行者的誓言來重新定義,這是耆那教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決定一個人或是一個團體的優越或是低下,取決於行為(cāritra)而非出身(jāti),也因此大雄雖然出身剎帝利種性,卻常被稱作māhaṅa(俗語的婆羅門)。

黃柏棋老師在他討論耆那教四法的文章中提及,世尊先採諷刺性描述來陳列耆那教四法,之後再以佛教中道義來將這四法轉型為普世的道德教導,所教導的其實也不出「不殺、不盜、不妄、不淫」;在Uttarajjhaya第25經中,Jayaghoṣa同樣是將婆羅門教的思想意涵重新以普世性的道德教導來詮釋,兩者之路徑是相同的,而《經集》462偈中的「不問出身,只問行為(Mā jātiṃ pucchi caraṇañca puccha)」也與Jaini的結語不謀而合(或許Jaini也是參考《經集》而得的感想!?),因此初期佛教與初期耆那教教團,對於理想中的婆羅門,應該是有極為相近的定義才是。

由此再回頭看佛典中指陳的耆那教四法,如果初期佛/耆雙方對於理想中的婆羅門觀是相近的,所提出的普世道德教導也不分軒轅,則何以世尊會先提出個初期耆那教經典所沒有的四法概念來諷刺耆那教,進而提出他所認可的四法,而世尊所認可的這些其實耆那教本來也就不否認?我以為關則富老師在他文章中提出的「invention」說似乎是個比較可以解釋這落差的論述吧。

2011.05.12

--

cf.1: 法友飛鴻---5 (2011.4.16) 和平主義的佛教?

cf.2: 和平主義的佛教!?

===========引文分隔線=============

版主按語:「銀盌盛雪」,用台語講,就是「黑矸仔裝豆油」。

《雜阿含102經》也是婆羅門祭祀完畢,說這些供品只施給婆羅門,不施給「領群特」。除了漢譯經文較長以外,對應的巴利《經集 1.7經》也是如此,不過,佛教經典在最初的幾首偈頌還是與耆那教的說法相似,強調「無害、不偷盜,與離貪欲」而且歸結到,不是因生身父母為純淨的婆羅門而成為真正的婆羅門(非因所生),而是由於慈仁不殺,守戒不犯,而為純正的婆羅門(因所業、所行)。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不少偈頌、經典框架,為佛教與耆那教共有。就佛教而言,鄙視耆那教為愚痴自苦,應該不會去抄襲耆那教。而從耆那較看來,他們自傲自己的「勝者」傳承,教中不乏嘲諷佛教的文獻,也不會去抄襲對方。

有一些雷同,可以輕易地判斷是出自共同的根源,因為兩叫都因襲古老的沙門傳統,也就可能取自共有的題材。

但是有些相同的地方,無法用共同的沙門傳統來解釋。這樣的共同點,令人深思,讓人迷惑。

《人天眼目》卷2:「〈巴陵三句〉:
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陵云:「銀盌裏盛雪。」

問:「如何是吹毛劍?」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陵云:「雞寒上機。鴨寒下水」

雲門聞此語云:「他日老僧忌辰,只舉此三轉語供養老僧,足矣。」(CBETA, T48, no. 2006, p. 313, a5-10)

==========================

《雜阿含102經》卷4:「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
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領群特!慎勿近我門!」
佛告婆羅門:「汝知領群特、領群特法耶?」
婆羅門言:「我不知領群特,亦不知領群特法,沙門瞿曇知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不?」
佛言:「我善知是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是時,婆羅門即放事火具,疾敷床座,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領群特及領群特法。」
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偽不真實,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憋暴貪悋惜, 惡欲慳諂偽,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無有慈愍心, 是為領群特。 若殺縛椎打, 聚落及城邑,
無道以切責, 當知領群特。 住止及行路, 為眾之導首,
苦切諸群下, 恐怛相迫愶, 取利以供己, 當知領群特。
聚落及空地, 有主無主物, 掠護為己有, 當知領群特。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婬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內外諸親屬, 同心善知識, 侵掠彼所受, 當知領群特。
妄語欺誑人, 詐取無證財, 他索而不還, 當知領群特。
為己亦為他, 舉責及財與, 或復順他語, 妄語為他證,
如是妄語者, 當知領群特。 作惡不善業, 無有人知者,
隱諱覆藏惡, 當知領群特。 若人問其義, 而答以非義,
顛倒欺誑人, 當知領群特。 實空無所有, 而輕毀智者,
愚癡為利故, 當知領群特。 高慢自稱舉, 毀壞於他人,
是極卑鄙慢, 當知領群特。 自造諸過惡, 移過誣他人,
妄語謗清白, 當知領群特。 前受他利養, 他人來詣己,
無有敬報心, 當知領群特。 沙門婆羅門, 如法來乞求,
呵責而不與, 當知領群特。 若父母年老, 少壯氣已謝,
不勤加奉養,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當知領群特。
初上種姓生, 習婆羅門典, 而於其中間, 習行諸惡業,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婆羅門剎利, 大姓所供養, 乘於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為領群特, 業為婆羅門。」
婆羅門白佛言:
「如是大精進, 如是大牟尼,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故領群特, 業故婆羅門。」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偈如上說。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見食瑞應已,增其信心,白佛言:「世尊!我今可得為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 佛所教已作。
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CBETA, T02, no. 99, p. 28, b19-p. 29, b20)

《別譯雜阿含268經》卷13:「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到火姓達賴殊婆羅門家。爾時,火姓達賴殊於中門前祀祠於火,佛來至門,達賴殊遙見佛來,而語之言:「住!住!旃陀羅!莫來至此。」
佛告之言:「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不?」
婆羅門答言:「不識不知旃陀羅、旃陀羅法,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耶?」
佛告之言:「我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
時婆羅門於坐處起,為佛敷座,而白佛言:「汝為我說旃陀羅法。」
爾時,世尊即坐其座,而說偈言:
「惡性喜瞋久嫌恨, 為人剛惡懷憍慢,
行於倒見及幻惑, 當知此是旃陀羅。
含忿嫉妒好惡欲, 難可調化無慚愧,
行如是者旃陀羅。 傷害胎生及卵生,
心無慈愍害生類, 傷殘毀害於四生,
當知是此旃陀羅。 若人齎物涉道路,
聚落空處有財寶, 悉能劫奪并害命,
行如是者旃陀羅。 造行眾惡無悔恨,
是則名為旃陀羅。 捨自己妻及婬女,
邪姦他婦無所避, 如是亦名旃陀羅。
於己種姓及親友, 如是之處造邪惡,
不擇好惡而姦婬, 是亦名為旃陀羅。
以理問義為倒說, 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歎己德毀呰他, 貪著我慢下賤行,
如是亦名旃陀羅。 橫加誹謗極愚癡,
為小利故生誹謗, 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己有過推與他, 專行欺誑謗毀人,
如是亦名旃陀羅。 多有財寶饒親族,
自食好美與他惡, 如是亦名旃陀羅。
己到他家得美食, 他若來時與麁惡,
如是亦名旃陀羅。 父母衰老離盛壯,
而不孝順加供養, 如是亦名旃陀羅。
父母兄弟及姊妹, 罵詈惡口無遜弟,
如是亦名旃陀羅。 沙門及與婆羅門,
中時垂至不施與, 更加罵詈而瞋恚,
如是亦名旃陀羅。 沙門及與婆羅門,
貧窮乞匃請向家, 不與飲食亦不施,
如是亦名旃陀羅。 毀罵於佛及聲聞,
出家在家加毀罵, 如是亦名旃陀羅。
竟非羅漢詐稱是, 於天人中為殘賊,
生於大家婆羅門, 韋陀典籍悉通利,
數數造作諸惡業, 種姓不能遮謗毀,
亦不能遮地獄報, 現前為人所罵辱,
未來之世墮惡趣, 生旃陀羅須陀延。
得好名稱必不聞, 又得盛樂生梵處,
種姓不能遮梵處, 現在稱歎終生天。
我今為汝顯示說, 如是之事應當知,
種姓不是婆羅門, 種姓不是旃陀羅,
淨業得作婆羅門, 惡行得為旃陀羅。」
婆羅門聞是偈,讚言:「如是!如是!大精進!實如所說,大牟尼!不以種姓是婆羅門,不以種姓旃陀羅。善能修行是婆羅門,作惡行者旃陀羅。」婆羅門聞是偈已,歡喜信解,盛滿鉢飲食,持以奉佛,佛不為受。何以故?以是說法食故。婆羅門白佛言:「此食當以施誰?」
佛言:「我不見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能消此食者,無有是處。當以此食著淨無虫水中。」
婆羅門即以此食著無虫水中,烟炎俱起,滑滑大聲。爾時,婆羅門生未曾有想,佛世尊尚於食所,出大神足。婆羅門還至佛所,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得及道次。」
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即得具戒,如出家法,於空靜處,獨己精修。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被服法衣者,為正修無上梵行故。族姓子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得解脫樂。而說偈言:
「我昔迷正真, 愚惑造邪行, 不識清淨道, 又不知死路。
妄想生橫計, 劬勞承奉火, 空為虛妄事, 徒損無所獲。
今遇天中天, 黑闇蒙惠光, 獲得樂中樂。 具戒得三明,
於佛教法中, 所作皆已訖。 本雖婆羅門, 實是旃陀羅,
今日真實是, 淨行婆羅門, 遠離於淤泥, 淨自澡浴已,
過韋陀彼岸。」」(CBETA, T02, no. 100, p. 467, b27-p. 468, b17)

2 則留言:

mormolyca 提到...

銀碗盛雪其實是高中時期欣賞的詩人林燿德詩集名稱, 因為太喜歡他的作品了, 所以就拿這詩集名稱來作為新格子的名稱, 沒想到這句話竟有個佛教典故, 真感謝學長翻出這典故分享 ^^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對了「銀盌盛雪」,不是「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