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劉震:印度學與佛學入門

P1170202

劉震教授在台灣,背景為宜蘭龜山島。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508496/

劉震:印度學與佛學入門

2010-05-21 23:08:56 來自: 卓嘎Sitatārā(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思與文講座(4月7日):劉震:印度學與佛學入門
作者:思想所 時間:2010-3-18 

主題:印度學與佛學入門
主講人:劉震(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德國慕尼黑大學印度學博士)
時間:2010年4月7日(周三)13:30
地點:華東師範大學
主辦: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主講人簡介:
劉震,德國慕尼黑大學印度伊朗學系(Indologie und Iranistik)博士,掌握梵語、藏語、巴利語等多種專業外語,曾在慕尼黑大學擔任教員,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吠陀和吠陀宗教文學,中印文學比較,印度大小乘佛教,印、藏、漢佛教文獻比較以及梵語寫本。作為主要承擔人參與的《長阿含經》寫本研究入選德國研究協會(DFG)國家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1. 什麼是印度學?

顧名思義,Indologie/indology印度學是一門研究印度的學問。比照我們所熟知的,或者聽說過的平行學科,比如漢學、古希臘古典學、埃及學等,更確切地說,印度學應該是一門研究印度文史的學科:Philologie und Altertumskunde。這裡的文史包括語言、文學、文化、藝術、宗教、哲學、歷史、社會等等,即,印度學不僅是一門人文科學,也涉及了一部分社會科學。然而在現實中,印度學這一學科概念依然很難定義。
原因有兩個:一、印度學的研究對象在全世界的印度學界並未統一,上述的研究對象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二、印度學中,連「印度」這一概念本身也很難確定。
為了能較精確的描述印度學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我們須要簡單回溯一下印度學的發展歷史。

1.1. 印度學的發展史
1.2. 印度學的概念
1.3. 印度學的範疇
1.4. 研究印度學所需的語言

2. 印度學研究的具體內容

既然印度學是一門非常廣博的學科,不妨按照我們劃分學科的習慣,將印度學也按照文史哲的框架來一一觀察。當然,對印度學來說,文、哲、史的次第更加貼近印度學本身的特色。

2.1. 印度的文學
四吠陀
史詩
往世書
經典詩歌
戲劇
故事
2.1.2. 佛教文學
2.1.3. 耆那教文學
2.1.4. 伊斯蘭時期至當代的文學作品(略)

2.2. 宗教和哲學
2.2.1. 宗教
2.2.1.1. 吠陀宗教
2.2.1.1.1. 早期:神和權力
2.2.1.1.2. 晚期:儀軌和解脫
2.2.1.2. 印度教
2.2.1.3. 佛教
2.2.1.4. 耆那教
2.2.1.5. 伊斯蘭教、基督教(公元一世纪)、Ājīvika“邪命者”、Sikh等(略)
2.2.2. 哲學 *Eberhard Guhe 下個學期:《印度哲學史》

2.3. 印度的歷史
2.4. 印度的社會
2.5. 藝術
2.6. 其他

3. (我國)研究印度學的意義

3.1. 和漢學一樣,印度學是一門大學科,作為大國、作為同樣的文明古國、作為印度最大的鄰國,沒有理由不重視。
3.2. 我國自古以來就和印度有密切的文化交流,研究印度學也是研究中國文化自身。
3.3. 新疆、西藏印度和中國文化交融之地,光注意單邊文化都是行不通的。西藏在中國、藏學在海外。

4. 我國印度學研究的現狀
5. 國外印度學系所一覽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jz/007933.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