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台北市地名:松山與大龍峒

pict 26
《淡水廳志‧卷十三》(1871):「龍峒山:即大隆同,平地突起如龍。」

pict 24

其實,從康熙時候的地圖,可以讀到「關渡」古地名為「干豆」,而「大龍峒」古地名為「大浪泵」,而荷蘭地圖註明讀音應該是「pourompon」,這地名是平埔話,應該和「平地突起如龍」無關,此地後來為「同安人」所居,所以改寫成「大隆同」(興隆同安),現在成為「大同區」,和「世界大同」、「大同電鍋」沒關係。清朝康熙時代的地圖顯示一個狀況:「答答由社(塔塔悠)」在圖上是位於基隆河的左岸,而今天的「塔塔悠」(塔悠路)是在基隆河的右岸,依照古書,塔塔悠為從大龍峒到錫口的唯一路徑,似乎應該在基隆河的右岸。

「大同區」裡面有另一地名「大稻埕」,1878年英國人的海關報告說「山坡都種滿了茶樹」。

十五年前,大稻埕四周的山坡上,幾乎看不到一棵茶樹,現在這些山坡都種滿了茶樹。(《海關報告》1878, 引自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59頁)

松山區舊名為「錫口」,從前為凱達格蘭族Malysyakkaw社(譯為毛里即口、麻里錫口、猫里及吼...等)之所在地,地名原意據說為「河流彎曲之處」。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寫成麻里折口,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中稱為麻里即吼。可以推論「錫口」就是「syakkaw」,為「Malysyakkaw 麻里即吼、麻里錫口」的簡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