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巴利語佛經選譯》與佛典新譯,以《相應部 1.22 經》為例

P1140892

廖文燦先生年紀與我相當,可能有共同參與一些佛學活動,也有可能未見過面。在當年各校佛學社團裡,中原大學是以親近密宗為其特色。

廖文燦先生在巴利佛典所下的功夫,素來為我欽佩,《巴利語佛經選譯》書末的「巴利字索引」也是我最初閱讀巴利文獻所倚賴的工具。

我近幾年一有機會常宣揚此一概念,「僅僅翻譯經文對宣揚佛教的助益不大」,翻譯佛典,應該考量「此一譯本的對象是那一類讀者」。如果,對象是剛接觸佛教的人(或者是「未深入接觸過佛教,對佛教文獻沒有概念,認為只要《大正藏》收錄的經典就是『真經』」的人),希望他們能夠品味到「巴利佛教文獻」的法味,那麼應該是偏向「故事性、俗講形式」的「佛教經典故事改寫」,而不是翻譯。

如果對象是佛學研究學者、能自行閱讀巴利文獻的「經律」、「注釋 aṭṭhakathā」、「疏 ṭika」,那麼他們不需要「業餘佛學愛好者」替他們做任何「譯經」的服務。

所以,翻譯的服務對象應該是那些對「 Buddhavacana 佛陀教法」有強烈學習欲望,卻無能力閱讀梵、巴經典的人,或者像版主這樣子,能查查字典、拼湊一下字義、句意,卻沒自信是否掌握「原意」的人,老實說,僅是將「梵、巴經典」譯為「英文」、「漢字」、「日文」,網路上並不難找,對讀者真能有實質上的幫助,則是需要「忠實而流暢」的譯文,與簡明扼要的註解。

廖文燦先生《巴利語佛經選譯》一書為例,第4頁第8行《phusati 觸》的譯文如下:

[天神說:]「彼不觸未正在觸者,及從彼處觸正在觸者;由於彼,彼觸正在觸的未徹底為難者及徹底為難者。」

[有幸者說:]「凡是對未徹底為難的人為難,對已淨、無斑點的人[為難],惡如此回到彼無知者,如逆風已被拋的細塵。」

相信有不少讀者和版主一樣,細讀之後,既不知道問的是什麼問題,也不知道佛陀回答了什麼,更不知道此經的教導是什麼。所以版主說,這樣的翻譯「對讀者並未提供足夠的幫助」。

《雜阿含1275經》卷48:「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無觸不報觸, 觸則以觸報,
以觸報觸故, 不瞋不招瞋。」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有於不瞋人, 而加之以瞋,
清淨之正士, 離諸煩惱結。
於彼起惡心, 惡心還自中,
如逆風揚塵, 還自坌其身。」」(CBETA, T02, no. 99, p. 350, c14-21)

《別譯雜阿含273經》卷14:「時有一天,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大明,遍照祇洹,頂禮既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不觸者勿觸, 觸者必還報,
以如是事故, 不應妄有觸。
若非津濟處, 不應作渡意。」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可瞋而不瞋, 清淨無結使,
若欲惡加彼, 惡便及己身。
如逆風揚土, 塵來自坌身,
欲以瞋加彼, 彼受必還報。
是二竝名惡, 兩俱不脫患,
若瞋不加報, 能伏於大怨。」」(CBETA, T02, no. 100, p. 469, b11-22)

此經是《相應部尼柯耶》SN 1.3.2,漢譯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275經》與《別譯雜阿含273經》,此兩經的譯文仍然不易清晰地理解其中意涵。

長老菩提比丘的《相應部尼柯耶》SN 1.3.2 的英文翻譯:
It does not touch one who does not touch,
But then will touch the one who touches.
Therefore it touches the one who touches,
The one who wrongs an innocent man.
不會去觸那個無觸的人,但是會去觸那個已觸的人,
因此去觸那個已觸的人,那種誣賴無辜的人。

If one wrongs an innocent man,
a pure person without blemish,
The evil falls back on the fool himself,
like the dust thrown against the wind.
如果有人冤枉、誣賴無辜的人、純淨無瑕的人,
罪惡會返墜到那個愚人自身上,就像逆風揚灑灰塵。

依據長老菩提比丘的注解,第一偈的意思為:「不但對未造業者惡業不會成熟顯現,而且,對已造業者惡業會成熟顯現,惡業招感(那些)已造業的人,(和)那些對清淨無瑕疵者瞋害的人。」

《雜阿含1275經》的譯文:『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以觸報觸故,不瞋不招瞋。』第四句「不瞋不招瞋」是對 appaduṭṭhapadosinan(appaduṭṭha-padosinan 無瑕疵、無瞋害的人)的誤解,雖然paduṭṭha 有『已瞋的』、『已染污的』兩種字義,法句經第一偈是以『污染』作解釋(諸法被心所前導,諸法被心所主宰,諸法被心所造作,如果以污染心言行,如此痛苦會跟隨著他,就像車輪跟隨著(拉車的)獸腳。),本偈appaduṭṭha作『無污染、無害的、無辜的』而非『不瞋』。Dosa有『瞋』、『瑕疵、過錯』兩義,padosa為『染污、瑕疵、過錯』,padosin為『虐待、傷害、破壞』,『雜阿含經』的譯者可能把此複合的字的前半譯為『不瞋』、把後半譯成『瞋』,所以才會譯成『不瞋不招瞋』吧?此字應該解讀為:「『對無染污者瞋害』的人」。

觸有兩種意涵:『造業』,及『異熟(當業緣成熟時招受到果報)』。英文及巴利文的六個『觸』字(漢譯《雜阿含1275經》譯文也是六個「觸」字),為
1. will not come to (touch) the person 不會「顯現」在此人身上
2. who does not commit kamma. 不會「造(惡)業」
3. But then will touch 將會「顯現」在此人身上

4 the one who touches (who commits kamma) 「造(惡)業」的人.
5 Therefore it touches the one 「(惡業)「顯現」在此人身上」
6 who touches (who commits kamma) 「造(惡)業」的人.

《別譯雜阿含273經》:「不觸者勿觸,觸者必還報﹔以如是事故,不應妄有觸﹔若非津濟處,不應作渡意。」第五、六兩句「若非津濟處,不應作渡意」無法從巴利經文或註解推測其原意,不過應該也是和《雜阿含1275經》一樣,因為誤解「瞋害無染污者的人 appaduṭṭhapadosinan 」而造成誤譯吧?而此處只譯出四個「觸」字。

第二偈意思為:「(如果)有人瞋害無辜無染的人、清淨無穢的人,如此,罪惡會回到那個無知者身上,就像逆風揚灑的灰塵。」

我們檢驗漢譯《雜阿含1275經》譯文:「有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其實只要把第一句「不瞋人」移走,譯文成為『有人於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就像變魔術似的,意思就和巴利註釋一樣,原來《雜阿含1275經》的翻譯團隊還是了解整經的意涵,只是有一個困難的字不認識而已。

那麼,《別譯雜阿含273經》的譯文是如何呢?

「可瞋而不瞋,清淨無結使﹔若欲惡加彼,惡便及己身﹔如逆風揚土,塵來自坌身﹔欲以瞋加彼,彼受必還報﹔是二並名惡,兩俱不脫患﹔若瞋不加報,能伏於大怨。」

不僅增加了很多字,而且在最後四句畫蛇添足地誤解了原偈頌的本意。

依據巴利註釋書,偈中所指的無染污的人,意指究竟解脫的阿羅漢。

===================

除了未加適當的註解之外《巴利語佛經選譯》此經譯文還有幾項問題:

1. 從譯文無法判斷此處是偈頌還是長行,應該依原巴利偈頌分句、分行排列,讓讀者知道這是偈頌。

2. 巴利經文應附上「經號」,讓讀者方便對照其他英譯。

3. 「世尊」沒有重譯成「有幸者」的必要。

===================================

《別譯雜阿含273經》的譯文不僅比其他兩經增加了很多字,而且在最後四句似乎「畫蛇添足地」誤解了原偈頌的本意。

「可瞋而不瞋, 清淨無結使,
若欲惡加彼, 惡便及己身。
如逆風揚土, 塵來自坌身,
欲以瞋加彼, 彼受必還報。
是二竝名惡, 兩俱不脫患,
若瞋不加報, 能伏於大怨。」

為何說《別譯雜阿含273經》可能是誤譯呢?

這個《雜阿含1275經》、《別譯雜阿含273經》與《SN 1.3.2》的第二偈恰巧是一首流傳較廣的偈頌,另有《小部尼柯耶》《優陀那 Udāna》 28.9偈與《經集 Sutta-nipāta》662頌(在 CSCD為667頌)收集此偈,巴利經典中此偈的內容相當一致為:
yo appaduṭṭhassa narassa dussati,
saddhassa posassa anaṅgaṇassa;
tameva bālaṃ pacceti pāpaṃ,
sukhumo rajo paṭivātaṃ va khitto.

在漢譯文獻為《法句經》惡行品第十七,17偈,
「加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
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坌。」(CBETA, T04, no. 210, p. 565, a16-17)

==================================

以下引自部落格《莊春江工作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022.htm

22. “Nāphusantaṃ phusati ca, phusantañca tato phuse;
Tasmā phusantaṃ phusati, appaduṭṭhapadosinan”ti.
“Yo appaduṭṭhassa narassa dussati, suddhassa posassa anaṅgaṇassa.
Tameva bālaṃ pacceti pāpaṃ, sukhumo rajo paṭivātaṃva khitto”ti.

不接觸沒接觸者,但之後會接觸接觸者,
因此接觸接觸者,
那[瞋害]無過誤者的過失者。」
「如果瞋害無過誤的人,清淨無穢的人,
惡回到那愚者,如細塵逆風向投擲者。」

註1:「無觸不報觸(SA.1275);不觸者勿觸(GA)」,南傳作「不接觸沒接觸者」(Nāphusantaṃ phu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它不接觸沒接觸者」(It does not touch one who does not touch),並解說這裡的「接觸」有兩個意涵:1.得到一個特定的業(冤屈一個無辜者的重業),2.獲得該業成熟的結果((i) to acquire a particular kamma, here the grave kamma of wronging an innocent person; and (ii) to reap the result of that kamma when it comes to maturity)。

註2:「不瞋不招瞋(SA.1275);不應妄有觸(GA)」,南傳作「那[瞋害]無過誤者的過失者」(appaduṭṭhapadosinanti,逐字直譯為「無過誤者+過失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冤屈一個無辜者的人」(The one who wrongs an innocent ma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