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十二分教 --- 3 記說

DSC_1425 (2)

記說(Vyākaraṇa),又翻譯作「授記」,有兩種意義:

一為問答體之經文,有分別、解說之意,雜阿含經之如來所說、弟子所說,其意為問答體,有問、為如來所記說(回答),或者有問、為聲聞弟子所記說(回答)。

第二種意義為授記:記說所證(果位)、記說來世生處、記說成佛。(案:第二種意義應為後來附加的意義,卻成為「記說」這個字在後代佛經的唯一意思。)

1. 《瑜伽師地論》卷25:「云何『記別』?謂於是中,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或復宣說已了義經,是名記別。」(CBETA, T30, no. 1579, p. 418, c7-9)

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26:「『記說』云何?謂諸經中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說。化諸天等問記亦然。若諸經中四種問記,若記所證所生處等」(CBETA, T27, no. 1545, p. 659, c28-p. 660, a2)

3.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44:「言『記別』者,謂『隨餘問,酬答辯析』。如波羅衍拏等中辯,或諸所有辯,曾當現真實義言,皆名記別。有說是佛說了義經。」(CBETA, T29, no. 1562, p. 595, a6-9)

4. 《大智度論》卷33〈1 序品〉:「諸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所謂四阿含、諸摩訶衍經及二百五十戒經;出三藏外亦有諸經,皆名修多羅。」(CBETA, T25, no. 1509, p. 306, c22-25)

==================

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519-520頁)

「記說」vyākaraṇa, veyyākaraṇa,古來音譯為和伽羅那、弊伽蘭陀等;義譯為分別、記別、記說等。vyākaraṇa是名詞,動詞作vyākaroti,一般為說明、分別、解答的意義。vyākaroti及vyākaraṇa,在聖典中,應用極廣,終於成為分教之一;在初期聖典中,這是極重要的一分。

『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對於「記說」,統攝古代的傳說為:「問答體」、「廣分別體」、「授記」──三類。從巴梨聖典中,探求vyākaroti, veyyākaraṇa詞語的應用,而論斷為:「記說」的原始意義,是「問答體」。在問答、分別、授記中,「記說」也許有所偏重。然從世間固有的名詞,而成為聖典的部類之一,是否先是問答而後其他,那是很難說的。

=======舉例=======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加蘭哆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則於晡時從燕坐起,至尊者大拘絺羅所,共相問訊,却坐一面。
尊者舍梨子語尊者大拘絺羅:「我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尊者舍梨子!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尊者舍梨子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不善、知不善根。云何知不善?謂身惡行不善,口、意惡行不善,是謂知不善。云何知不善根?謂貪不善根,恚、癡不善根,是謂知不善根。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不善及不善根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善、知善根。云何知善?謂身妙行善,口、意妙行善,是謂知善。云何知善根?謂無貪善根,無恚、無癡善根,是謂知善根。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善,知善根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云何知食如真?謂有四食,一者摶摶食麤、細,二者更樂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謂知食如真。云何知食習如真?謂因愛便有食,是謂知食習如真。云何知食滅如真?謂愛滅食便滅,是謂知食滅如真。云何知食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食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云何知漏如真?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如真。云何知漏習如真?謂因無明便有漏,是謂知漏習如真。云何知漏滅如真?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如真。云何知漏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漏如真,知漏習、知漏滅、知漏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云何知苦習如真?謂因老死便有苦,是謂知苦習如真。云何知苦滅如真?謂老死滅苦便滅,是謂知苦滅如真。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
......如是,彼二尊更互說義,各歡喜奉行,從坐起去。」(CBETA, T01, no. 26, p. 461, b24-p. 464, b15)

如此一問一答之後,隨著「尊者舍梨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大拘絺羅!」尊者舍梨子歎已,歡喜奉行」的答語,可能是「記說」的原型。

《雜阿含 58 經》卷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
爾時,世尊於晡時從禪覺,於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時,有一比丘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耶?」
佛告比丘:「還坐而問,當為汝說。」
時,彼比丘為佛作禮,還復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而白佛言:「世尊!為說五陰即受,善哉所說!今當更問。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歡喜隨喜,今復更問。世尊!有二陰相關耶?」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猶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於未來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是名比丘陰陰相關也。」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名陰?」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為陰。」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更有所問:「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更有所問:「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離?云何受、想、行、識味?云何識患?云何識離?」
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是名識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更有所問:「世尊!云何生我慢?」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我、異我、相在,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於此生我慢。」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
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得無我慢?」
佛告比丘:「多聞聖弟子不於色見我、異我、相在,不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更有所問,何所知、何所見,盡得漏盡?」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
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穀-禾+卵]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14, b12-p. 15, b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