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持長部者(比丘) Dīghabhāṇaka」與「持中部者(比丘) Majjhimabhāṇaka」

305

在佛學研究領域的西方學者之中,當過巴利聖典學會(PTS)主席的 Richard Gombrich 貢布理奇, Lance S. Cousins 庫辛思, K. R. Norman 諾曼等人,肯定都是位列「仙班」之類的「大神」級人物。

今天閱讀 Lance S. Cousins 庫辛思在 1983年發表的「Pali Oral Literature 巴利口傳文獻」(集結於 Philip Denwood 與 Alexander Piatigorsky編選的書「Buddhist Studies—Ancient and Modern」),第4頁提到所謂的「Dīghabhāṇaka 與 Majjhimabhāṇaka」(「持長部者(比丘)」與「持中部者(比丘)」), Lance S. Cousins 庫辛思教授設想,僧眾在有些場合有較長的時間,就適合邀請「持長部者(比丘)」來誦經,有些場合有不長不短的時間,就適合邀請「持中部者(比丘)」來誦經,「(在各種場合)如探望病患或接受供食時,每位僧人都需唱頌(不同)的各種小段經文,因此就沒有「持小部者(比丘)」 Every monk would need a stock of small pieces for chanting when visiting the sick or for recitation after receiving food at the house of a layman. So we have no school of Cūḷabhāṇakas」。

這種方式的解說,幾近於「天馬行空的自由聯想」,又無文獻作證,讀來令人頭疼。當西方佛學研究掌管賜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大權時,這種似是而非的「狂飆理論」,勢必會造成佛學研究的災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