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台語與佛典:「陳」字讀音的演變

Guam 007

本部落格名為「台語與佛典」,也就是說,2007年設置此一部落格時,是要討論一些「台語」,一些「佛教經典」,更主要的目的是「從佛教經典去追溯台語的讀音」、「將東漢、三國、西晉翻譯的佛教經典當作『台語錄音機』」。

在我的研究範圍裡,長期關注「一詞多譯」的現象,也就是說,同一個專有名詞(人名、地名)在同一個地方被翻譯作兩個不同的音譯詞。如 arahat 被譯為「羅漢、阿羅漢、阿羅訶」,鹿野苑五比丘之首被譯為「拘鄰、阿若憍陳如」。

arahat 應譯作「阿羅訶」,有兩種可能的原因會譯作「阿羅漢」(「羅漢」是「阿羅漢」的簡寫),一是 arahat 的複數是 arahant,因此譯作「阿羅漢」。二是,翻譯的底本不是梵文或巴利文,而是粟特語、吐火羅語或某個中亞語言,此一語言將印度語的 arahat 稱作 arahan。理論上,可以由譯作「阿羅漢」或「阿羅訶」來判定此一經本是譯自印度文本(梵本)還是中亞文本(胡本),但是實際情況要比這推論複雜得多。

在「拘鄰、阿若憍陳如」,有一特殊的譯例:

《雜阿含379經》卷15:「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
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
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
拘隣白佛:「已知。善逝!」

尊者拘隣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隣。」(CBETA, T02, no. 99, p. 104, a10-13)

上述引文的「憍陳如」離「拘鄰」才三個字。

為什麼同一個人 Aññā koṇḍañña,前面譯作「憍陳如」,隔了三個字會譯作「拘鄰」呢?

「拘鄰」是古譯,「憍陳如」是新譯,這牽涉到翻譯策略的問題。在這裡,我們只討論「陳」的讀音。

「ḍañ」近似「dan」(「台羅音標」為「tan」,正是台語「陳 tan5」的讀音),《說文》「陳」為「直珍切」,《玉篇》「陳」為「除珍切」,擬音為「din1」,與「ḍañ」有相當差距。

古譯「拘鄰」,「鄰」字為「力珍切」,擬音為「lin1」,如果依據台語「鱗 lan5」,則讀音較接近「ḍañ」。

所以,在翻譯此人時,「陳」字是接近台語「陳 tan5」的讀音。

約在西元三、四世紀時,印度有一註明的邏輯學家(因明大師),他名叫「dignāga」,被譯作「陳那」,這時的「陳」字的讀音以經接近《說文》與《玉篇》的擬音「din1」,台語讀「陳年舊帳」為「tin5-ni5-ku7-siau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