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佛教術語(14):「緣覺」、「獨覺」


============
從「字源學 etymology」來看,此字是「 pacceka-buddha」,很多經文顯示 pacceka 是指 individual, separate,所以古代漢譯為「各佛」、「緣一覺」、「獨
其實,從文獻學的立場來講,沒有一種佛教的「教法」是「緣覺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教文獻上不曾稱釋迦牟尼之後的任何一個人是「緣覺」,「 pacceka-buddha 緣覺通常是用來稱在釋迦牟尼之前的修行成就者。也就是說,佛教文獻雖然提到三乘中的「緣覺乘」,但是從未指出佛陀教法當中,那一些是「緣覺乘」的修法,也沒有記載某一位佛教弟子是去修「緣覺乘」
至於「依十二因緣法修行,頓斷見思二惑」,這是共聲聞乘與菩薩乘,而且經文中明確提到「見緣起法,即見佛」
如果仔細檢驗《佛光大辭典》與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相關詞條,有四點必須考量:
1. 「緣覺」、「獨覺」只是同一字的不同譯詞,勉強作區分,不見於原典的「字」。
2. 《大智度論》並未言觀十二因緣得道,巴利文獻得「 pacceka-buddha 緣覺道」的國王為思惟五陰。《大智度論》卷18〈1 序品〉:「如是等因緣,先世福德、願行、果報,今世見少因緣,成辟支佛道」(CBETA, T25, no. 1509, p. 191, b3-4)「獨覺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CBETA, T25, no. 1509, p. 191, b5-7)
3. 《佛光大辭典》與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詞條所引文獻,不及正經,即使引《論》,也僅止於屬於大乘系統的《大智度論》
4. 佛陀當代及以後弟子,無人修「緣覺乘」,實際上,經律所載,世尊也從未指出何者是「緣覺教」,而要弟子去修「緣覺教法」
===========
緣覺:術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稱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羅。新稱缽剌翳伽
佛陀。舊譯曰「緣覺」。新譯曰「獨覺」。
「緣覺」者:一,觀十二因緣之理而斷惑證理,一,因飛花落葉之外緣而自覺悟無常,斷惑證理。
覺」者,彼於無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觀十二因緣,或觀飛花落葉,而獨自覺悟也。
《大乘義章》十七末曰:「言緣覺者,外國正音,名辟支佛,此翻辟支。名曰因緣,佛名為覺。緣覺名義,解有兩種:一約所觀法門以釋。緣者是其十二緣法,始從無明,乃至老死。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如辟支佛得道因緣經中廣說,如拂迦沙見風動樹,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曰緣覺。」
《瑜伽倫記》八上曰:「獨覺地,若依梵語,名缽刺翳迦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
《玄贊》五曰:「樂獨善寂者,是獨覺義。出無佛世,得能證道,獨自善證寂滅理故。又以此慧,深知諸法因緣者,是緣覺義。故瑜伽云:或觀待緣而證聖果,故名緣覺。觀十二緣起而證果故。」然天台一家區分此二者,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於無佛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
《四教儀》三曰:「辟支迦羅,是天竺之言,此土翻為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
《大智度論》云:「緣覺有二種:一獨覺,二因緣覺。一明獨覺辟支迦羅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中略)二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辟支佛也。」
《輔行》九之三曰:「《大論》二十一云:迦羅此翻因緣覺,亦云獨覺。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自然得悟,名為獨覺。」
《文句》四上曰:「《釋論》云:「緣覺、獨覺,獨覺出無佛世,緣覺願出佛世。」
《天台四教儀集註(選錄「集註」本文)》卷7:「『辟支迦羅』名,通二種。若『畢勒支底迦局』在獨覺,此皆梵音賖切故也。『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獨覺』者,觀外因緣,無師自悟。」
《文句》四(七)引《大論》云:『獨覺者,出無佛世;緣覺者,願生佛世。』」(CBETA, P189, no. 1629, p. 167, a8-b2)

獨覺:術語)又曰緣覺。即辟支。常樂寂靜,獨自修行,修行功成,於無佛之世,自己覺悟而離生死者,謂之獨覺。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種,獨身無伴侶,如麟一角,為前者。有伴侶而同一獨悟,為「部行」。出於無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則一也。是不依佛之聲教,故勝於聲聞,自脫生死而止,不能兼濟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
《俱舍論》十二曰:「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又曰:「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為獨勝。(中略)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睹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謂必獨居。」見緣覺條。 
===========
《大智度論》卷18〈1 序品〉:「復次,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
因緣覺如上說。

獨覺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CBETA, T25, no. 1509, p. 191, b5-7)
================
《佛光大辭典》:
緣覺
釋文: 梵語 pratyeka-buddha,巴利語 pacceka-buddha。音譯缽剌醫迦佛陀、畢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獨覺、緣一覺、因緣覺。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即於現在身中,不稟佛教,無師獨悟,性樂寂靜而不事說法教化之聖者。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若共菩薩,則為三乘。  獨覺之種類,依大毘婆沙、俱舍、瑜伽師地諸論,有部行獨覺、麟角喻獨覺二種。依俱舍論卷十二載,部行獨覺指聲聞時已證不還果,而欲達阿羅漢果時,離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獨覺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積足善根功德之覺者。關於部行獨覺,有一說認為原即指須陀洹等之聲聞;另一說則謂彼等先為異生,曾修聲聞之順決擇分,後自證道,由是而得獨勝之名,此係基於本事經中苦行外仙傚仿獼猴之威儀而獨證之說,即闡明部行獨覺乃異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獨覺之得名,係由其在聲聞修行之際,多居僧團中生活;麟角喻獨覺則係獨自於山間、林下修行,不結伴侶,故以麟角為喻。  另依大智度論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類:(一)獨覺辟支佛,亦有二種:(1)小辟支迦佛,本是「學人」(即指「有學」,係相對於「無學」而言),在受生七次須陀洹之後來生於人間,而於無佛之世自證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於百劫中增長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聖者。蓋前者即相當於部行獨覺中之得果聲聞,後者相當於麟角喻獨覺。(二)因緣覺辟支佛,係由先世福德願行之果報,而不必從他人聞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飛花落葉等之小因緣而覺悟,相當於部行獨覺中之異生凡夫。  又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明揭三種獨覺之道,其第一種即相當於今所說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種相當於因緣覺,第三種相當於小辟支迦佛。四教義卷三引用大智度論之文,謂猶如獨覺有大小二種,因緣覺亦有大小二種,其說恐非允當。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亦舉出緣覺有三種之別:(一)緣覺緣覺,此與「因果俱」相同。(二)聲聞之緣覺,其中「因」係指聲聞,「果」成緣覺。(三)菩薩之緣覺,其中「因」係指菩薩,「果」成緣覺。  大乘義章卷十七對聲聞、緣覺有四句分別:(一)是聲聞而非緣覺,即聲聞人。(二)是緣覺而非聲聞,即麟角喻人。(三)是聲聞亦是緣覺,即為部行。(四)是緣覺亦是聲聞,即因緣覺。又聲聞、緣覺相較,則有五同六異之說,五同即:(一)見理同,同見生空之理。(二)斷障同,同斷四住之煩惱。(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果。(五)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涅槃。六異指:(一)根異,聲聞為鈍根,緣覺為利根。(二)所依異,聲聞依師,緣覺不依師。(三)藉緣異,聲聞藉教法為緣而得悟道,緣覺藉事相之現緣而悟道。(四)所觀異,聲聞觀察四真諦法,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法。(五)向果異,聲聞人中四向四果,緣覺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異,聲聞之人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之人三千國土為通境界。  緣覺若與菩薩相較,則有一同十異,一同即入於聖位而永不退轉,十異即:(一)因異,緣覺之宿善狹小,菩薩廣大。(二)根異,緣覺為鈍根,菩薩為利根。(三)心異,緣覺畏苦,菩薩不畏。(四)所解異,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薩觀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異,緣覺修自利行,菩薩修自他二利行。(六)斷障異,緣覺斷煩惱障,菩薩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七)得果異,緣覺得小涅槃,菩薩得大涅槃。(八)起化異,緣覺僅現神通而不說法,菩薩能現神通,亦能宣說。(九)通用異,緣覺同於聲聞僅一心一作,不能眾心眾作,而諸佛菩薩能於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體義異,緣覺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無常、苦、無我、不淨,菩薩之涅槃則常、樂、我、淨。以上之比較係大乘家之說,小乘家則認為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之狀態。  緣覺人唯有自利行,而無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遂難登佛果位。此即緣覺之捨悲障。若自聲聞而言,則緣覺為利根;若自菩薩而言,則緣覺為鈍根。故舊華嚴經卷六等,相對於聲聞之稱為小乘,菩薩之稱為大乘,遂將緣覺稱為中乘;另於大品十地之中,稱緣覺為「支佛地」,置之於「已辨地」之上,「菩薩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類。〔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賢愚經卷五、大毘婆沙論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論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緣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一、瑜伽論略纂卷九、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慧苑音義卷上、玄應音義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二〕 p6132
==============
mormolyca 提到...
被譯作緣覺是否是當時的寫本拼音接近pratyaya,因而誤譯呢?
2016年1月4日 下午12:08
 
Blogger Ken Yifertw 提到...

無著比丘提到 Pacceka-buddha 有因外緣而悟的情況,類似禪宗因瓦塊擊木聲而悟、見墜花而悟的情況,所以有可能是「意譯詞」。請參考無著比丘論文:
https://www.academia.edu/14932515/Paccekabuddhas_in_the_Isigili-sutta_and_its_Ekottarika-%C4%81gama_Parallel
2016年1月4日 下午12:46

2 則留言:

mormolyca 提到...

被譯作緣覺是否是當時的寫本拼音接近pratyaya,因而誤譯呢?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無著比丘提到 Pacceka-buddha 有因外緣而悟的情況,類似禪宗因瓦塊擊木聲而悟、見墜花而悟的情況,所以有可能是「意譯詞」。請參考無著比丘論文:
https://www.academia.edu/14932515/Paccekabuddhas_in_the_Isigili-sutta_and_its_Ekottarika-%C4%81gama_Parall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