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法友飛鴻 201 :理校


陳垣首揭漢語典籍有所謂四種基本的校勘法:
對校,是以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來校訂此書的篇章字句。
他校,是以他書的同一內容或相關內容,來校訂此書的篇章字句
本校,是以書中的其他字句,來校訂同一書中的篇章字句。
理校,是並無任何版本依據,依事理、史實、文脈,來校訂此書的篇章字句。
陳垣先生指出校書四法: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而於理校法則曰:「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險者亦此法。」
胡適先生則認為根本不應該使用「理校法」,只能稱為「猜測」。
=======

Dear Yifertw:
     CBETA居然有這樣的改動!  我得回頭去看看 cbeta的校錄標準了,之前一直以為只有和《高麗藏》不一樣他們才會改,原來還有這樣「理校」的地方。

     法友  2016-08-02 13:07 
======= 
親愛的法友:

  CBETA 是「電子佛典」,他提供「底本用字」(畫面只出現底本用字)、「修訂用字」(畫面只出現修訂用字)、以及「二者皆要」(畫面出現:「底本用字」>「修訂用字」),閱讀時應該不會導致混淆。問題是出在「引用、轉貼」的使用方式。
  《雜阿含893經》卷31:「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壞種子、種種子。」(CBETA, T02, no. 99, p. 224, c17-18)
佛光藏《雜阿含經(《佛光藏》的編號為《雜阿含607經》)為「壞種子」對應到巴利「五種子」的「aggabīja」,在各本無異讀的情況之下將「壞種子」改作「枝種子」。CBETA的校勘者也做了同樣的註記(這樣的「註記未載明來源」提供的問題會比提供的幫助大)

目前 CBETA  在選定「底本用字」的顯示情況下,有五個主要問題:
1. 讀者不知此處「理校」時的依據是什麼,有些不是那麼明顯的「理校」,不知要不要接受這一校訂。
2. 讀者已經設定「底本用字」了,卻不知道引出來的經文段落是「理校」用字,而非「底本用字」。國外學者特別對此一情況無法理解,因而對CBETA「引用、轉貼」的功能失去信心
3. CBETA  改了「理校」用字後,搜尋會找不到那個字,讓讀者誤以為「無此用例」,我也出過這樣的失誤。
4. CBETA  改了「理校」用字後,搜尋此字、此詞會出現此一用例。點入時,只到得了此一用例所在的那一卷卻到不了那個用例的前後文,萬一那一卷字多文長,就會像海底撈針一樣,找不到所在。
5.  CBETA  理校」,有時標識為「底本用字>修訂用字」,有時標識為「CB,卻找不到「CB」代表什麼意義的說明。


 CBETA 正在審議這五個問題,應該很快會有解決方案。

          藏經閣外的掃葉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