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台語討論 16:貓鼠與狼狽


知也無涯   陳存

不知為何Phlip Yen氏電郵相告,此處有一文如上。其中必有緣故?我不是漢學家也不是文人,更不是動物學家!我研究台語的語言體漢字,是語言學非漢學。讀了此文,內容涉及我的台語硏究有「狼狽」一詞,也正在重讀一舊文,多年前從圖書館影印的汝企和著〈訓詁學常識〉,時間純屬巧合。綜合涉及自己的興趣作「讀書報告」如下:

一,上文作者主張「狼狽」是個連綿字,但沒說明這個連詞(複字詞)指何動物?一種還是兩種?至於王力氏所引用的古籍說明「狽」的動物,作為一個現代人是難以接受的,雖然沒有「龍」一般的神秘。
二,漢語文化對於動物學的名稱非常不「科學」,一直流傳至現代。漢文化把人獸分得很清楚,飛禽走獸的觀念,除了牛馬是工具外,幾乎都是肉食的對象。西方人遊行中國,感嘆看不到動物:「除了飛機,有翅膀的都可以吃;桌子以外,有四腳的也都可吃」!
三,成語「狼狽為奸」詞性色彩傾向指示兩種動物,也許遠古有「狽」現在已經滅絕?「麒麟」「龍」「鳳凰」都被吃光了,只有「龍的傳人」在台灣尚可找到!
四,不止一次我主張「狐狸」是「狐」與「狸」兩種動物。最近寫一論述〈嚙[níau]鼠非「鳥鼠」〉,於是又說「鳥鼠」如「狐狸」是不同動物的複合名詞。今天為硏究狼、狽、狐、狸(狢)、貓,我又上《維基百科》中、英、日文詳讀(筆者每年小額獻金Wikipedia,並時想「獻議」(插話),但是太麻煩只好作罷!)
五,漢語文化對動物名稱的混淆視聽實在太嚴重,俗名與學名也分不清,而且學名承襲俗名太嚴重隨便。今天看《維基百科》把「狐狸」一詞當為「狐」,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受日本文化影響把「狐」(fox,日語kitsune),與「狸」(raccoon dog日語tanuki)分開。但是我深信古漢語文化要比近古宋、元、明、清,尤其是近代把「物名」分得清濋。如現在「狸貓」(狸貓換太子!家貓?山貓?石虎?)到底是何種動物?「河狸」「海狸」「果狸」都歸入「狸」,但是牠們都是不同(屬,科?)的走獸!英語俗稱Raccoon dog指亞洲特有的「狸」,即非狸(貌似)也非狗(形似),又非raccoon(浣熊)但是牠(後者)有學名。
六,我不知道《維基百科》的中文作者是否專業的動物學家把「狐狸」歸於「狐」,從俗命名?在不同頁的「浣熊」(raccoon,作者不同?)的語源譯自歐文,但是解釋錯誤。原來「浣」是洗的意思,但意指「浣熊」常擦前腳如人在洗手,並非用手「洗淨牠的食物」。我住溫哥華,居家(khîa-ke?)附近常有浣熊岀入,尋找食物。
七,台語漢字研究先輩劉建仁先生把台語「麻臉」[niau-bin]揣測為「貓面」。看官,君意如何?
===============
2. 台語俗諺:「有毛的吃到棕刷,沒毛的吃到秤錘 uh-moo1-eh-tsiah-kau3-tsang1-sui1, bo5-moo1-eh-tsiah-kau3-tshin3-thui5」 ,意思是「有毛的除了棕刷不吃以外,其他都吃;沒毛的除了秤錘不吃以外,其他都吃。」
3. 龍與鳳可能是遠古部落的圖騰,而不是實際存活的動物。
4. 〈嚙[níau]鼠非「鳥鼠」〉,此說有趣,可以進一步查證。
7. 劉建仁先生把台語「麻臉」[niau-bin]揣測為「貓面」。我以談過,「麻」、「貓」同音,所以「麻臉」謔稱「貓仔臉 niau1-ah-bin7」。如同「嗇、澀」同音,所以「吝嗇」謔稱「鹹各澀 kiam5-koh-siap」。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12.html)。
========
loneliness 提到...

據我所知:狼與狽;鴛與鴦,兩個不同名稱是雌雄之分,狼為雄狽為雌;鴛為雄鴦為雌,例如鴛與鴦都是一對一對在戲水,所以有只羨鴛鴦不羨仙一語。

2020年10月8日 上午9:38

========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狼為雄,狽為雌」的解說,不見於古書,請參考本文附圖的說明。

   2020年10月15日 上午11:04



2 則留言:

loneliness 提到...

據我所知:狼與狽;鴛與鴦,兩個不同名稱是雌雄之分,狼為雄狽為雌;鴛為雄鴦為雌,例如鴛與鴦都是一對一對在戲水,所以有只羨鴛鴦不羨仙一語。

台語與佛典 提到...

「狼為雄,狽為雌」不見於古書,請參考本文附加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