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阿含字典》(46):領群特


《雜阿含102經》描述「事火婆羅門」稱世尊為「領群特」,對於「領群特」的意義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貶損,另一種是「稱譽」或者至少不是「貶詞」。
「時,婆羅門手執木杓,盛諸飲食,供養火具,住於門邊,遙見佛來。見已,白佛作是言:『住!住![12]領群特!慎勿近我門!』」(CBETA, T02, no. 99, p. 28, b22-24)
[12]領群特Vasalaka.。
================
認為是「貶詞」的一方其理由很簡單,《別譯雜阿含268經》中稱世尊為「旃陀羅」(賤民),對應的巴利《經集 1.7 經》是稱世尊為「Vasalaka」(跨種姓結婚的夫婦及其子女均喪失種姓,而成為「不隸屬任一種姓的賤民」)。
《別譯雜阿含268經》:「達賴殊遙見佛來,而語之言:『住!住!旃陀羅!莫來至此。』」(CBETA, T02, no. 100, p. 467, c1-2)
主張是「稱譽」或「名副其實」的一方則認為「特」字是「公牛」(《說文》稱為「牛父」)。世尊領導眾僧遊方乞食,所以稱為「領群特」(領頭的公牛)。
樓主小時候聽過這樣的解說,網路上還可以見到類似的主張:
========
以下引文引自《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8%AF_%E9%A0%98%E7%BE%A4%E7%89%B9)
首先我們知道當時的修行團體(宗教)也有很多,婆羅門就是當時佛法之外的宗教領袖(有些學者指是印度教,其實不一定),這些帶領信徒的人就叫 “領群特” 。 現在也有許多這種人,自創某某宗某某派..這些都叫 “領群特”,用白話來說就是 “帶「領」有一「群」信徒的「特」別的人。
為何世尊不用當時印度傳統對 “宗教領袖” 的稱謂–婆羅門來稱呼他們呢?因為婆羅門是有一定水準的修行者,除了出身自婆羅門世家之外,還要有足夠的修為(行為準則),但是當時自稱婆羅門這些宗教領袖有沒有達到那樣的水準呢?所以世尊暫時不用婆羅門來稱他們,把那些想當宗教領袖的人稱之為 “領群特”,然後再告訴些「領群特」們,想當一個宗教領袖的話,就不可以有哪些行為。
這部經就是那些行為的記錄,而您的問題:「自棄薄其妻,又不入淫舍,侵陵他所愛」的解釋就是「自己不去理會老婆、嫌惡老婆,有生理上的需要時又不去找妓女解決,反而去找良家婦女」。意思就是一個領群特不可以搞婚外情。為何可以找妓女呢,因為妓女是買賣業,也是服務業,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所以找妓女是純是解決生理需求。無關善意的行為。搞婚外情就不是打著修行者旗號的人所該作的。
當知領群特 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有些領群特在親人面前為了得到好感,因而說自己已得阿羅漢,還有把自己的兄弟..等人捧為阿羅漢。這都是不行的。
這句話包含了自己和兄弟親人。在現代則包含同路人,所以不但上濕有神通,連老婆、小孩、大徒弟小徒弟..只要入了會就都有神通了矣。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得阿羅漢。心善解脫。自覺喜樂。即說偈言
非道求清淨 供養祠祀火 不識清淨道 猶如生盲者
今已得安樂 出家受具足 逮得於三明 佛所教已作
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
^^^^^^^^^^^^^^^^^^^^^^^^^ ^^^^^^^^^^^^
* 為什麼 〞今為婆羅門〞?
* 是 〞度諸天 彼岸〞,還是 〞度 諸天彼岸〞?
世尊說過,祀火婆羅門是以火為供具的,像今天的道教的燒火、密教的火供..等都是以火為崇拜的工具。這種修法會得到轉生諸天的福報,所以他們的彼岸就是轉生到諸天。婆羅豆婆遮的意思就是:
「如果照以前所作所為,要成為真正的婆羅門生到彼岸實在是很難,今天聽了世尊所說的法,我才了解到真正的婆羅門是什麼,現在我是真正的婆羅門了,我確信可以度到諸天的彼岸去了」
婆羅豆婆遮先生得到了阿羅漢,對於去處已了然於心,為何他不直接到真正的彼岸而仍然選擇諸天為彼岸呢?同學們別忘了婆羅豆婆遮先生還有一大票信眾要度的,同時這些信眾都是信祀火法的,因為不能中途背棄信眾,要讓信眾了解到真正的婆羅門法。
今天眾多上濕大得法輸們連領群特法都作不到,更別說進階的婆羅門法和佛法了。老話一句,成天只會阿彌陀佛哀哀叫的領群特是和佛法無關的。
===========
雖然有同學在同一網站提出「異議」,但是蔡老師頗為堅持:
作者 sendoh@Lion (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問題
時間 獅子吼站 (Thu Aug 21 20:30:54 1997)
對不起,蔡老師,吐一下嘈...
就我目前所了解,雜阿含(大正一O二)的領特群經中,領特群好像是指”賤民”,這篇經的大意主要是一拜火教的婆羅門遇佛罵佛為”賤民”,佛乃利用此一機會教化.
在”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這一段中主要是說:拋棄妻子,或不善待妻子,(想享受性欲之樂),又不去媱舍,卻去侵犯別人的妻妾,這種人就是領特群[賤民]!!
在”父母諸尊長 兄弟親眷屬 實非阿羅漢 自顯羅漢德 世間之大賊 當知領群特” ,是說對於父母尊長,兄弟親屬,說不實的話,自己非解脫的聖者,卻對外宣稱自己是解脫的聖者,這種人就是世間的大賊,當知這種人就是領特群[賤民]!! 在”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中應該是說,以前雖自稱是婆羅門但卻很難說名符其實的婆羅門,現在我可以說我是真正的婆羅門了,我已(藉由法的)沐浴洗淨一切塵垢,能度諸天到(解脫)的彼岸.
末學對蔡老師您對佛法上的解說相當認同,唯對解經釋詞有點意見,因此在這紓發鄙見,若末學真對經說理解有誤,還望蔡老師您能對末學指教,末學將會感激不盡.謝謝
祝 福慧雙修
註:在梵巴原文中,常有句子省略的情況發生,因此()中是末學根據經文前後意思,以直翻為序理解為便當原則所加入的句子,但原文中並無此句.
=====
作者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問題
時間 由 獅子吼站 收信 (Thu Aug 21 19:10:57 1997)
發信人: sendoh@Lion (用心傾聽就會聽得到), 信區: BudaHelp
: >發信人: ctj@Lion (fatman), 信區: BudaHelp
: >。請佛令坐。白言。瞿曇。為我說
: >領群特及領群特法。佛即就座。為說偈言
: > 自棄薄其妻 又不入淫舍 侵陵他所愛 當知領群特
: >  ^^^^^^^^^^^^^^^^^^^^^^^^^   
: > * 這一句怎麼說?
: 首先我們知道當時的修行團體(宗教)也有很多,婆羅門就是當時
: 佛法之外的宗教領袖(有些學者指是印度教,其實不一定),這些
: 帶領信徒的人就叫 “領群特” 。 現在也有許多這種人,自創某某
: 宗某某派..這些都叫 “領群特”,用白話來說就是 “帶「領」有一
: 「群」信徒的「特」別的人。
就我目前所了解,雜阿含(大正一O二)的領特群經中,領特群好像是指”賤民”,
,這篇經的大意主要是一拜火教的婆羅門遇佛罵佛為”賤民”,佛乃利用此一
機會教化.
您對經文文義的解釋和我的解釋並無不同,只是對 “領群特” 一詞的解釋不一樣,您的解釋是正解,我的解釋是歪解,不過我再來說明一下:
照傳統的解法是把領群特作 “賤民” 解,古來大都作這樣的解釋。不過我認為真正的解釋不可以作賤民解釋,應該作 “賊頭” 解釋。因為印度的階級–賤民–另有所指,因此不可以把領群特解釋為賤民。但是賊頭又指有犯罪的那些分子,譯經的先賢因而照著詞義來創出一個新名詞。
在經上,婆羅豆婆遮先生看見了世尊,叫世尊為領群特,若把這名詞譯為印度階級的賤民是犯了錯誤,因為世尊的出身所有的婆羅門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婆羅豆婆遮先生叫世尊時不可能把出身比他(婆羅門)高的人故意矮化,這在當時是大忌,因而領群特是當時的一個特別的名詞,意思指那些自稱為婆羅門人而實際上卻不是出生於婆羅門威儀的人。
婆羅豆婆遮以為世尊雖是出身尊貴,但是也不過是帶領一群信徒的混混,不是真正的婆羅門(他以為世尊是以貴族身分行婆羅門事)。婆羅門世家以宗教領袖自居,因而對非婆羅門種(出生)的宗教領袖就以 “領群特” 來稱呼。
婆羅豆婆遮的領群特的意思是:非出生於婆羅門(宗教世家)家中的人卻自稱是婆羅門的人。
但是世尊把領群特的定義和婆羅的條件相比較,把婆羅門的行為規範納入領群特中,列出了當時雖出生婆羅門的婆羅門,但實際上行為很差的那些婆羅門人的惡形惡狀,所以世尊在說法的最後強調了:
二生汝當知 如我所顯示 不以所生故 名為領群特
不以所生故 名為婆羅門 業為領群特 業為婆羅門
不是出生的種姓來判定是不是婆羅門。而是以所行的業(行為)來判定是不是婆羅門。當然也就不是非婆羅門生的人就是領群特。
婆羅豆婆遮先生也明白了,使用「領群特」這種帶有岐視意味的詞是不恰當的,因為領群特的行為正是當時婆羅門人的行為,這也就是那些特權階級的人的行為,所以婆羅豆婆遮先生才會說若是照以前的行為,他自己不可能是真正的婆羅門。
而婆羅門生天卻不是專利,而是具有真正婆羅門行為的人會生天,因而世尊對婆羅豆婆遮先生強調:
不以勝生故 障呵責惡道 現法受呵責 後世墮惡道
生旃陀羅家 世稱須陀夷 名聞遍天下 旃陀羅所無
婆羅門剎利 大姓所供養 乘於淨天道 平等正直住
不以生處障 令不生梵天 現法善名譽 後世生善趣
也就是生天是以善業為主的,和生不生在婆羅門家中無關。
所以我個人認為領群特不能譯為賤民。
在”先婆羅門難 今為婆羅門 沐浴離塵垢 度諸天彼岸”中應該是說,
以前雖自稱是婆羅門但卻很難說名符其實的婆羅門,現在我可以說我是真正的
婆羅門了,我已(藉由法的)沐浴洗淨一切塵垢,能度諸天到(解脫)的彼岸.
                    ^^^^^^^^^^^^^^^^^^^^^^^ 這裡可能是犯了 “大佛教沙文主義” 的嫌疑,在此經中世尊還沒有對婆羅豆婆遮先生說半句要他入佛門的意思,純只是善法而已。可是那位婆羅豆婆遮先生有慧根,所以要求受具足戒,主動入佛門。
婆羅豆婆遮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他並沒有能力度諸天到彼岸,只是他自己有能力解脫而已,這一位婆羅豆婆遮是有信眾的婆羅門,因而世尊才會引用「帶領信眾的人該具有的威儀」的主題來說法。
=====
似乎 Davis Chiou 也同意了:
Heaven Chou:
我聽過另一種解釋, 剛在維基百科上也有看到:
佛陀因具足大丈夫相和福澤親族眷屬,而常被比喻為「公牛王」(梵語:ṛṣabha,巴利語:usabha,nisabha),翻譯時或略為「牛王」]。
在《雜阿含經》中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稱佛陀為「領群特」即「領群之牛父」。
============
版主認為,解決的方法還是一樣,先決定「領群特」是否為「貶詞」。
從《別譯雜阿含268經》與對應的巴利《經集 1.7 經》可以讀到,在對應的句子裡出現的「旃陀羅」與「Vasalaka」為貶詞,那麼,《雜阿含102經》經文裡是否為「貶詞」呢?
《雜阿含102經》:
「瞋恚心懷恨,  隱覆諸過惡,
 犯戒起惡見,  虛偽不真實,
 如是等士夫,  當知領群特。
 弊暴貪悋惜,  惡欲慳諂偽,
 無慚無愧心,  當知領群特。」(CBETA, T02, no. 99, p. 28, c2-6)。
《別譯雜阿含268經》:
「惡性喜瞋久嫌恨,  為人剛惡懷憍慢,
 行於倒見及幻惑,  當知此是旃陀羅。
 含忿嫉妬好惡欲,  難可調化無慚愧,
 行如是者旃陀羅。」(CBETA, T02, no. 100, p. 467, c9-12)
K.R. Norman 的翻譯:
「凡是瞋怒、滿懷惡意、邪惡、虛偽、邪見、詐騙的人,當知他是『種姓外者』。」(116)
,----------,
《雜阿含102經》:
「一生二生者,  一切皆殺害,
 無有慈愍心,  是為領群特。」(CBETA, T02, no. 99, p. 28, c7-9)
《別譯雜阿含268經》:
「傷害胎生及卵生,  心無慈愍害生類,  
    傷殘毀害於四生,  當知是此旃陀羅。」(CBETA, T02, no. 100, p. 467, c12-14)
K.R. Norman 的翻譯:
「凡是傷害生靈,不管是一生或二生的生靈,對任何生靈不憐憫心的人,當知他是『種姓外者』。」(117),
=========
我想不用比對到底,就可知道,《雜阿含102經》的「領群特」是貶詞。
同時,也可以發現《雜阿含102經》漏譯幾首偈頌。
王建偉、金暉的《雜阿含經校釋》提到「領群特」很可能是「lakuṇṭaka」(侏儒、矮子)的音譯,雖然讀音巧合,還是得等更有效的文獻進一步確認。
至於印順導師的解說,也是有待更有效的文獻進一步確認。
下為印順導師於「妙雲集」裡解釋 (節錄自 http://www.ebud.cn/budren/yinshun/miaoyun23/budren_yinshun_miaoyun23_20030428_11.html)
關於「領群特」一詞,又別作Vasalaka。考毘舍離域(異譯毘耶離),巴利文常作Vesa^li^;但也有作Vasalaka的,如律文七百結集中「毘舍離諸跋耆比丘」的毘舍離。所以巴利文的Vasalaka,即是毘舍離。婆羅門稱釋尊為Vasalaka,意思是毘舍離人。
依後代的解說,毘舍離的意義是「廣嚴」,並無卑賤的意味。這與婆羅門口中的毘舍離,帶有卑劣不淨的意義不合。毘舍離,即今Besarh村,在北貝哈爾的Muzaffarpur區。正統的婆羅門學者,對這一帶的民族,無論在血統上,文化上,素來是輕視的。所以「毘舍離人」本意很好,但在婆羅門口中說起來,就有點輕視誣辱的意味。這如東夷的本為仁人,在從前中國人的口中說起來就有點鄙視一樣。釋尊是舍夷國的釋迦族人,這是沒有問題的。他與毘舍離一帶民族,有血統與文化上的共同性;婆羅門這才稱 釋尊為毘舍離人,釋尊也不否認。漢譯的旃陀羅,是毘舍離通俗的意譯,一望而知的知道是賤族。至於領群特一名,大抵是指領群的特牛。牝牛vasa 與毘舍離的聲音相近;釋尊的教化眾生,如領群的大牛一樣。譯者的譯作領群特,或許如此。總之,領群特一名,在婆羅門口中,是意味著種族的卑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