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水野弘元與漢譯佛教文獻

水野弘元 Mizuno Kogen ,1978年4月6日水野弘元到佛光山演講,講題為「南北傳佛教的基本差異」,當年他是「日本駒澤大學副教長」。

水野弘元(Mizuno Kogen, 1901-2006)是著名的佛教學者,他在漢譯佛教文獻、巴利佛教文獻以及兩者之間的比較研究有非常重要的貢獻,他也是最初在漢巴文獻比較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水野弘元在西元2000年左右出版了《水野弘元著作選集》,這三冊也就成為巴利三藏與漢譯四阿含研究者的必讀書籍。(漢譯本由「法鼓文化出版社」出版,扉頁還有一百歲高齡的水野弘元的「中譯本序」)《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2003),許洋主翻譯。
《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2000),釋惠敏翻譯。
《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2000),釋達和翻譯。
本文用意在指出水野弘元對漢譯佛教文獻的一些值得商榷的論述,一則用以向大師致敬,二則讓學者可以不因水野教授巍如泰山的學術地位,而因襲他的疏漏。
感覺上,水野弘元在漢譯阿含經與《法句經》所下的結論,大多根據其他論書、律書或「序」的敘述;相較起來,他用一部一部經或一首一首偈頌比較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比較少。也就是說,水野教授在《佛教文獻研究》一書的結論,出於外證要比經文、偈頌本身的證據(內證)多了很多,而很不幸的,由「內證」來檢驗水野教授的結論,很顯然他的有些結論站不住腳,證據薄弱。
以今日而言,應該避免這種「概括式」的推測,應該札實地作逐經、逐頌的比較研究。
=============
甲、關於《增一阿含》:
1. 現存《增一阿含》並非僧伽提婆(第二譯)所譯,而為曇摩難提譯(第一譯) 。
2. 由寶唱的《經律異相》所引用之《增一阿含》,可知梁朝寶唱所見到的為與今本不同的《增一阿含》,所以《增一阿含》曾經有過兩種譯本。
3. 推定「《增一阿含》之十八單經」為同一譯者,而且與寶唱的《經律異相》所引用之《增一阿含》為同一譯者。
4. 現存《中阿含》應作為曇摩難提譯,『二十四單行經』應作為僧伽提婆譯。蓋《中阿含》單本二十四經與考證為《增一阿含》之別行單本十八經具有共同譯語、譯風等特徵,則應係同屬一譯者,即同為僧伽提婆所譯。」
5. 「若僅將現存《增一阿含》作為曇摩難提譯,而《中阿含》仍作為僧伽提婆譯,則今日業已亡佚之《增一阿含》變為僧伽提婆譯,亡佚之《中阿含》仍為曇摩難提譯,就不甚妥當!因為失佚之《中阿含》與《增一阿含》,就其殘存之經典而言,可以看出二者係同出於一譯者之手,故關於此一問題,有待後之學者作進一步之考證。」

版主澄清:
1. 現存《增一阿含》為「合集」,其中翻譯可能出自不同年代的三種以上的不同譯本所編輯而成。
2. 確實如此,贊成此一主張。
3. 我持反對意見,不贊成「《增一阿含》之十八單經」出自同一譯者。
4. 有待進一步考證。
5. 我持反對意見,不贊成現存的《增一阿含》與《中阿含》出自同一譯者。
=============
乙、關於《中阿含》:
6.《經律異相》五處所引用之《中阿含》經文中,僅有第二引文與今之《中阿含》相同,其他四者則證知並非引自現存之《中阿含》,可能是出自曇摩難提所譯之《中阿含》。故知梁代時,曇摩難提之《中阿含經》依然存在於某處。」
7. 此種現象誠如〈中阿含經解題〉所指出的,係由於梁代時尚有今已亡佚之曇摩難提譯之《中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存在,因而《經律異相》多予引用。

版主澄清:
6. 現存《經律異相》有六處引自《中阿含》,應該是六處均與今本不符。

7. 我贊同。
---------------------
丙、關於《雜阿含》:

8. 《經律異相》中亦曾有八處細注(指該段引文)為引自《雜阿含經》,其所援用者,與今日之《雜阿含》完全一致。

版主澄清:
8. 現存《經律異相》有 19處引自《雜阿含》,應該是有三處與今本不符。
=============
丁、關於《別譯雜阿含》:
9.《別譯雜阿含》屬於第一類(《四分律》卷54:「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
10. 首先,《別譯雜阿含經》有 16卷,由 364 經構成;除此中三經(第87經,第139經,第299經)以外,其餘諸經全部可在《雜阿含經》中找到與它們相當的經。雖然根據此點,也可認為《別譯雜阿含經》是由 50 卷《雜阿含經》那樣大部頭的經典抄出的,但如前所見,它屬於以通俗的經典為中心而收集的第一類雜阿含。因此查閱《別譯雜阿含經》的內容,發現其中收錄有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梵志(沙門)、諸天、天子、梵天、帝釋、魔、夜叉、馬、長夜無明(輪迴)的通俗經典。
11. 首先,《別譯雜阿含經》有 16卷,由 364 經構成;

版主澄清:
9. 關於「雜阿含」的結構,有不同的敘述,除了《四分律》之外,還有《毘尼母經》卷3:「與比丘相應、與比丘尼相應、與帝釋相應、與諸天相應、與梵王相應如是諸經,總為雜阿含。」(CBETA, T24, no. 1463, p. 818, a23-25)
《摩訶僧祇律》卷32:「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CBETA, T22, no. 1425, p. 491, c17-19)。
其中《四分律》與《毘尼母經》所描述的結構,其實只是相當於巴利《相應部》「有偈品」的結構,是否存在過一個部派的「雜阿含」,其結構僅含「有偈品、八眾誦」,這大有可疑。也就是說,這樣的敘述可能不適用於描述「雜阿含」的結構。更何況,今本《別譯雜阿含》究竟是某一種「雜阿含」的完整翻譯,還是此一完整翻譯的殘本,或是某一「雜阿含」的不完整翻譯,甚至是此一簡省本「雜阿含」的完整翻譯的殘本,在這些問題未能解決之前,指稱今本《別譯雜阿含經》歸屬哪一類結構,此種論斷有相當瑕疵。
10. 今本《別譯雜阿含經》應為 20卷,而不是16卷;16卷本應屬「特例」。《別譯雜阿含經》是否為自50卷那樣大部頭的經典抄出?如前所論,這是關於此經的漢譯是否為某一部「雜阿含」的完整翻譯或是抽譯的問題,或者現存的《別譯雜阿含經》是某一「完整翻譯」的殘本的問題。
 如果水野教授此段敘述的意思是指「自今本50卷本《雜阿含經》抄出」,則很輕易地可以回答「不是」,一則《別譯雜阿含經》的翻譯早於《雜阿含經》,二則兩者的某幾部對應經典內容不同。
 那麼,是否有可能《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來自同一印度文本,前者是「簡省地翻譯、抽譯」,後者是「全譯」?答案仍然為「不是」,兩者的某幾部對應經典內容不同。
11. 我持...一譯者。

=============
戊、關於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
12. 本經古來雖被當作魏吳失譯,但是實際上是後漢安世高譯,與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 47 經(主要是抄譯《增一阿含》)有相同的譯語、譯風。為引自《雜阿含經》,其所援用者,與今日之《雜阿含》完全一致。

版主澄清:
12. 現存單卷本《雜阿含經》(T101)與《七處三觀經》(T150A)應該都是出自合集,不該籠統判定為安世高所譯。至於兩經各自有幾經出自安世高,仍待進一步仔細推求。
=============
己、關於維祇難、支謙譯《法句經》(T210):
13. 在此 39品中,中間的 26品是500偈本的部分,這和巴利《法句經》 26品,在品名和順序上都一致。...
但最初譯出500偈本(巴利系)的《法句經》,但不詳之處很多,留下疑問及不清楚之點。後來得到900偈(《優陀那(自說)品》)的梵本,可藉此訂正追補前譯。而且重新加入在500偈本所沒有的品(章)而譯出。也參照以前譯出的不完全的700偈本,追加以上兩本所沒有的品。
14. 各品之偈與巴利在順序上和偈數上也有不同之處,但這是參照 900偈本而補正的痕跡。其次,在中間 26品前後的 13品中,有 6品出自900偈本(《優陀那(自說)品》)中,有 6品半以 700偈本為主體,這點藉由諸偈的比較對應關係可知。

版主澄清:

  13.   《法句經》(T210)所謂的「中間26品」不見得是出自巴利《法句經》,從這「中間26品」與巴利《法句經》對應的偈頌可知,仍然有些偈頌與他本相符而與巴利本不同。 

  14. 支謙〈法句經序〉雖提及「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三種版本,及「近世葛氏傳七百偈」的漢譯本,但是並未提到九百偈本有漢譯本,也未提到翻譯過程有參考此兩種版本。
  更何況,支謙說「會將炎來,...復得十三品」,並未隻字半語提到這十三品與另兩種版本的關係。以〈吉祥品 39〉來說,存世的任何《法句經》版本都無此篇名,也未收錄認合類似的偈頌,此一品反而與巴利《小部,經集》的一篇相類似。
  所以,水野教授所謂的「參照 900偈本而補正」和「有 6品出自 900偈本、6品半以 700偈本為主體」,純屬臆測,完全不可依據,這是想查證也無從查證的推斷

沒有留言: